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46

2016.03.28 第三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高峰论坛媒体沟通会在天津召开

2016 年 3 月 27 日,第三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高峰论坛媒体沟通会在天津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朱俊教授和杨艳敏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提到,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到 2050 年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将达到 830 万 [1]。数据显示亚洲和中国房颤患者抗凝现状更加严峻,亚洲及中国患者卒中及体循环栓塞发生率

2016.10.13 长城会专访:周玉杰教授谈欧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领域热点与启示

10 月 13 日,在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就欧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热点以及该类研究对国内诊疗实践的启示等话题,与丁香园分享了他的观点。ccvideo欧美最新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热点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起到血栓预防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已有

2016.09.12 傅向华教授:重视 STEMI 早期肝素抗凝治疗的合理应用

9 月 10 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心血管大会暨第七届长安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就STEMI 早期肝素抗凝治疗的合理应用等问题向丁香园站友进行介绍。ccvideoSTEMI 早期肝素抗凝治疗的合理应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是缩短总缺血时间,尽早恢复有效的心肌灌注

2015.09.15 ESC2015:韩明华教授谈心律失常的治疗

介绍到,本次大会介绍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与传统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很多优势。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传统治疗药华法林由于个体化差异大,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不断监测 INR 值。这种连续监测为患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导致病人依从性较差。新型抗凝药不需监测 INR,且疗效及安全性可与传统治疗媲美,有逐渐

2018.03.11 CCGI 2016 | 时向民教授谈射频消融围术期患者的抗凝新选择

特点等原因,射频消融围术期患者的抗凝治疗对手术效果和围术期并发症都有重要影响。丁香园特派通讯员就这一话题采访了国内知名专家,本期特为您带来解放军总医院时向民教授的专访。丁香园: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围术期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您对于围术期的抗凝治疗有何建议?时向民教授:研究发现持续性房颤、CHA2DS2-VASc 评分较高

2015.09.18 CSC&OCC 2015:杨杰孚教授谈房颤治疗

心衰、冠心病)的房颤,也可以考虑导管消融治疗。此外对于不适合导管消融,或导管消融失败,以及无法耐受抗凝药的房颤患者,可以采取左心耳封堵术。在抗凝药物方面,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相比传统药物华法林,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增加了很多优势,且患者的依从性更好。但是传统华法林的由于适应证广,价格低,未来仍将是抗凝

2015.08.30 ESC2015:徐伟教授谈房颤的全球抗凝治疗

ccvideo在今天的 ESC 大会上,丁香园现场采访到了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徐伟教授。他说到,一项关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是本次大会的亮点,该研究对抗凝治疗的现状、并发症及有效性进行了解说。临床研究中的新发现,如:年龄大于 80 岁、罹患慢性肾脏疾病及女性属于房颤的危险因素,该部分人群发生出血及脑卒中的

2018.10.31 许俊堂教授: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

用比伐卢定替代抗凝,如果不是,仍可按照常规方案进行 PCI,测试结果 HIT 抗体阴性,患者使用肝素顺利完成了 PCI。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程序是:首先评估...临床症状加以判断,仍不能确诊时,如果综合分析临床高度可能,应替代抗凝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对没有进行抗凝检测,甚至尚未确诊的高度疑似病人,临床治疗的

上一页 1 2 3 ... 17 18 19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