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46

2018.03.29 阜外医院梁岩等调查北京急诊快速心律失常处理

律失常的大多数处理与目前指南保持一致,但在药物选择和房颤抗凝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该研究中,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房颤,占 68.8%,其余依次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性心动过速(4.6%)和室性早搏(2.0%)。非瓣膜性房颤/房扑:口服抗凝比例仅 15.7%该研究中,应用胺碘酮占需处理的房颤人数的

2018.03.03 深化心血管疾病预防理念 迎接疾病拐点早日到来

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瓣膜性心脏病房颤(风湿性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和机械瓣置换术后)和具有危险因素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该接受抗凝治疗。四、ASCVD 二级预防策略心血管病

2018.09.05 构建血友病防治网络, 全面提升我国血友病防治水平

的效果,患者不再定期输注凝血因子,从而开创了血友病治疗的新模式;非凝血因子药物通过模拟凝血因子,抑制抗凝血酶或者通过降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方式提高凝血酶的水平

2018.05.01 第七届国际心血管病靶向治疗论坛暨第八届中部心脏病学会议在武汉召开

、心血管病护理论坛、心肌炎与心肌病论坛、抗凝抗栓论坛、县级医院论坛、青年医生论文报告会、疑难病例讨论会等内容。大会专家云集、精英荟萃,会议内容新颖丰富、讲解深入

2018.07.17 CSD 2018 | 沈柱教授: 引起手足干性坏疽的皮肤病解析

坏疽主要通过局部的因素(血管内损伤、小血管痉挛、微血管受压等)、血液高粘度、肿瘤促凝因子、抗凝/纤溶系统障碍及副肿瘤性血管炎等方面导致疾病发生。病例三患者男,58

2016.08.30 ESC2016:马长生教授解读欧洲房颤管理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等。所以,房颤治疗要强调综合干预,不仅需要对房颤疾病本身的管理,如抗凝治疗、射频消融等,还需要综合管理。另外,包括新型口服抗凝药以及射频消融术后...,在抗凝治疗方面,指南更加积极推荐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是抗凝治疗的Ⅰ类适用证。临床工作内容的其他方面如射频消融等的适应证也扩宽了。以前针对心力衰竭

2018.04.02 CIHFC2018:应用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卒中

;若消融失败,服用华法林预防血栓的形成;如果华法林仍难以控制,还可以用新型口服抗凝剂 (NOACs)。导管消融对于阵发性房颤转复效果最好,转复后 5 年窦性心律维持率较高。但对于长程持续性房颤的消融,转复 5 年后的复发率超过 50%,因此导管消融不能完全预防长程持续性房颤的卒中发生。对于长程持续性的房颤,最重要的是抗凝

2016.09.03 ESC2016:杨新春教授谈射频消融术进展与房颤指南解读

和一定局限性,如成功率还不理想、复发率偏高、消融治疗后是否继续抗凝治疗等。虽然存在争议,但整体上无论医生或患者群体,对导管消融治疗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相对于冠心病而言...房颤。一旦发生卒中,致死或致残的发生率很高,今年的 ESC 年会中,抗凝治疗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重。一方面,房颤预防卒中的治疗中,阿司匹林不作为推荐。在我国,不少

上一页 1 2 3 ... 5 6 7 ... 17 18 19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