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214 条
2020.05.07 全阵容亮相,第六届先进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华丽嘉宾阵容先睹为快
与商业化趋势、mNGS、PCR、三/四代测序等技术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开发挑战与应用、NGS 下的大 panel 产品的注册与评价、CRISPR 检测等革命性...应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在病原检测中的革命性应用◆IDseq 与 CRISPR 技术在感染诊断中的开发与应用◆前沿单分子荧光检测
2018.04.16 阜外医院方丕华教授:高铁救人「最美专家」
又匆忙赶车,发病原因很可能是低血糖或血管迷走性晕厥。经过方教授的及时施救,吴女士的状况渐渐好转,病人化险为夷。21 点 20 分,列车已经过了新乡,走在了黄河
2016.12.27 陈佰义教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需要培养床微生物思维
避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和思维,放弃依靠某种所谓的「策略」来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想法,回归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在病原体存在耐药的背景下努力培养临床微生物思维,通过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的评估努力做到个体化抗感染治疗。只有个体化才能实现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和延缓耐药的发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微生物思维要
2016.09.09 ERS2016:RSV 治疗新方法能否更多影响呼吸道健康?
微生物共存,如细菌、古生菌、病毒、真菌、噬菌体等。与感染其他微生物一样,大多数儿童症状在感染后 RSV 终将恢复至正常,有分析提到对于病毒引起的哮喘,具有显著相关
2017.09.30 REFLECT 亚组分析揭晓,仑伐替尼对国人肝癌疗效显著
,患者耐受性与依从性均较好。关注 HBV 感染患者,仑伐替尼获益更大鉴于我国 HCC 在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方面不同于西方国家,患者大多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
2015.03.27 2015AAOS:梅奥诊所手把手教你处理关节感染
(如葡萄球菌感染)。总结如下:1.临床指征:A 急性术后感染<4周B 亚急性血源性感染<4周(?)2.时间轴A 大多数病原菌检测<
2019.10.12 2019 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在京揭晓
分子生物物理与分子病毒学家,在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 SARS 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甲肝病毒颗粒结构、疱疹病毒、非洲...和死亡率,节省了卫生资源,推动了我国临床医学和人群预防的发展。创新突破奖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高璞以表彰他在宿主与病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创新性贡献
2016.12.22 张文宏教授:结核病综合诊治的能力有待提高
。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研究员牵头,联合中国 CDC 在全国结核病疫情高、中、低不同的 4 个现场对两万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 I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