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367 条
2008.10.10 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解读
;—餐后血糖管理指南(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ostmeal Glucose),建议运用更有力度的措施及制定餐后血糖控制规范,达到优化糖尿病管理,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危险的目的。这是全球首个将餐后血糖单独列出的糖尿病指南,体现了餐后血糖在糖尿病诊疗中的重要性和国际糖尿病
2009.12.09 Antonio Ceriello教授:餐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of Udine, ItalyAntonio Ceriello教授指出,大量研究证实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正是因此,IDF专门发布了PPG控制指南,强调其危害并指出降低PPG可减少血管事件。PPG升高在糖尿病进展中发生早,即使是对于HbA1c、空腹血糖(FPG)轻度升高者,PPG已明显
2015.08.31 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北京市血糖精准管理医学中心成立
2015 年 8 月 28 日,「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北京市血糖精准管理医学中心」成立仪式暨市级继续教育「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学习班在北京朝阳医院西区举办...近年来在血糖精准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总结说到,「北京市血糖精准管理医学中心」不仅仅是个名字,是个口号,更是朝阳医院西区内分泌科现有力量的体现。北京糖尿病
2017.06.11 ADA 2017:未经胰岛素治疗的 T2DM 血糖控制不佳?试试「血糖自我监测」
谈到 2 型糖尿病患者(以下简称 T2DM)血糖自我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 以下简称 SMBG),相信几乎所有医学专业人员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严格的血糖自我监测可使患者明显获益。然而,对于尚未经胰岛素治疗且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
2015.12.22 周智广教授:糖尿病诊断与分型 简单中的复杂
。大家都知道,当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加上随机血糖/糖负荷后 2 h 血糖 ≥ 11.1 mmol/L 或者空腹血糖 ≥ 7.0 mmol/L,糖尿病基本可以诊断。如果没有任何症状,空腹血糖 ≥ 7.0mmol/L,或者糖负荷 2 h 后血糖 ≥ 11.1mmol/L,则需重复一次检查以确诊。大家也都
2015.06.10 2015 ADA:T1DM 患者急性血糖失衡引起脑损伤的机制
75 届美国 ADA 科学年会上报告了一项研究,内容为关于 1 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血糖失衡引起脑功能损伤的具体机制。研究者纳入 20 例年龄在 12-18 岁之间的 1 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功能性 MRI(fMRI)和工作记忆任务(WMT)来评估正常血糖、低血糖及高血糖时大脑功能的变化。排除标准:HbA1c>9.0
2017.12.05 是什么解决方案使他的血糖18年以来第一次降到这么低?
3000多位医生、约8000位患者、30000个电话、180000分钟的专业双向沟通,终于换来了患者在头两个月血糖稳定性平均提高15-20%的良好结果。近日...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突破1.14亿位居世界第一。而在被诊断和治疗的患者中仅有不到1/3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血糖管理匮乏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据有关调查
2019.11.23 CDS 2019| 贾伟平教授:基层糖尿病指南要点解读
长期随访管理。首先是组建糖尿病管理团队,配置血糖仪、血压计等基本设备,保障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等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除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负责式的医疗...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筛查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随机血糖和尿糖筛查。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