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六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九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邱勇教授:脊柱侧凸矫形术的要点

   2014-11-21
字体大小:

在今年COA国际学术会议上,丁香园有幸采访到南京鼓楼医院邱勇教授。在交流过程中,邱教授探讨了脊柱侧弯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下文根据邱教授采访稿整理撰写。

发育期轻度侧弯应尽量推迟手术

儿童期的脊柱侧弯分为两种,一类是先天性,还有一类是特发性。这两种类型的治疗原则是完全不一样。理论上讲,特发性患者要尽可能推迟手术,并且支具治疗相对有效。

支具治疗一方面可以让部分患者免除手术,还有一部分患者至少可以推迟手术到生长发育相对成熟阶段。而先天性患者的治疗比较复杂。一方面,支具治疗效果非常差,甚至没有效果。

第二方面,先天性侧弯的个体类型不一样,症状变化非常大,使得每个缓则的治疗原则可能不尽相同。但总的原则是,尽可能推迟手术。除非出现严重恶化,严重到身高塌陷,或者肺功能障碍,甚至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一般来说,手术年龄越大,对生长干扰越少,手术的安全性也越高。有的时候手术太迟了也不行,对于恶化严重的患者,会影响将来的肺功能发育。

所以,先天性脊柱侧弯,国际目前还没有没有达成共识,具体病情因人而异,而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对来说共识就比较多一些,支具治疗,推迟手术。

退行性脊柱侧弯重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退行性脊柱侧弯现在确实是越来越多,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特别是患者年龄,以及是否合并其它疾病。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一般年纪比较大,对于这些患者,矫形肯定不是主要目的,而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对外观要求不是特别大,建议直接止痛。对于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就简单做一个减压手术,或者很短的固定。对于部分不得不矫形的患者,比如患者驼背很厉害,严重影响到躯干。

对于此类患者,简单的减压手术后,患者腿可能不疼,但腰还是疼,走路还是不稳,所以就必须矫形。需要明确的是,跟青少年不一样,退行性脊柱侧弯是治疗症状,而不是治疗角度。

对于青少年,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角度矫正。对于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留下多少角度相对不重要,重要的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支具治疗可以推迟手术,但不能替代手术

理论上讲,45°脊柱侧弯,一般来说有大问题就推荐手术。然而确实有部分患者不愿意做手术,因此就推荐支具治疗。在这部分支具治疗患者中,有没有效果,要看对效果的定义是什么。

对矫正,这个角度肯定无效。但支具治疗后可能会稳定这个角度,而病情不会进展加了,那就佩戴支具。而且这类患者特别是在中国,数量不少。但是,这种治疗结果不能讲是有效,应该讲是稳定,达到了患者的要求。

因为矫形是否有效,不能由患者说了算,而是基于治疗结果。从跟手术相比,佩戴支具治疗还是无效的。所以讲,45°以上脊柱侧弯患者戴支具,是作为一种选择。但是年龄比较低的患者,还是建议佩戴,可以推迟手术时间。

推迟手术有几点好处,第一,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第二,佩戴支具后角度进展缓慢。书本里讲侧弯40°-45°要做手术,但我们也要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从我们专业角度来讲,应该这样去评判。

脊柱侧弯手术问题较为突出

脊柱侧弯治疗上,目前在国内面临几个问题。一个是开展不普遍,原因包括手术风险、手术难度、经济负担。第二个是因为脊柱畸形比较复杂,医生的经验积累缓慢,每一个患者情况都不一样。

所以,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得这类手术开展得并不广泛。对于治疗中不规范的术者,把这个角度摆摆正,打打钉子,这会导致并发症高。对此类术者来讲,他也在做,手术以后患者疗效差一点也就差一点,有点倾斜也就倾斜一点。

但是做得不规范的目前还是多数,做到真正跟国际接轨的规范化手术,在国内开展的,能够做的是百分之三四十,大部分还是不是特别规范,或者做得很差。

规范化地培训,同行之间多多交流

邱勇教授:这个问题有医生本身的因素也有大环境的因素。一个的话,医生的知识要更新,知识更新要从基础开始。目前,国内风气不好,要做捷径,投机取巧,因此就会造成并发症高,患者就作为牺牲品。

所以,一定要规范化地培训,从基本的开始。第二个的话,要出去交流,通过交流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跟别人分享,然后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跟别人是否符合。

对于培训来说,不能通过会议的形式,局限性在于时间很短,主要是交流结果。如果要真正培训,第一就是参加学习班,像脊柱侧弯学习班,到国际上去接受培训,到各大中心去进修。

一定要很踏实地从基础开始。有句俗话,脊柱侧弯最大的障碍就落在这些自己认为能做可是又做不好的医生身上。

 

编辑: 香农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