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伟教授:生活方式干预需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平衡
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光伟及其团队将中国大庆地区 577 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调整饮食,运动或者两者都有)及对照组,进行为期 6 年的干预性研究,并随访 23 年。研究表明,节食、运动等干预措施能够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李教授在第十三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的中英文青年论坛上担任嘉宾,对现场选手的研究和表现进行了讨论和点评。在接受丁香园采访时,李教授表示,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历时23年在世界上首次证明生活方式干预能够给糖耐量异常患者带来长期获益。而在临床实践中推荐中等强度的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患者长期坚持,提高效果和收益。
丁香园:非常感谢李教授接收丁香园的采访。您近期在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杂志上发了一篇的文章显示生活方式的干预会使糖耐量异常患者获得长期获益。我们知道生活干预现在在临床上推广的比较多,目前在临床实践应用上主要有哪些困难?
李光伟教授: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制定一个简单易行的、有效的、能够长期坚持的计划。要有一个度,要对大家来说比较合适、能够接受、能够长期坚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因为如果计划制定得过于严格,限制饮食,运动强度过大,患者上班时间比较忙,没时间做运动,就执行不了,若太轻描淡写又没有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追求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当然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说,生活方式越严格强度越大越好,但是不现实,应该在科学性与可行性之间要找一个结合点。
国际上也认可中等强度的生活方式干预。大庆研究彩采用的中等强度生活方式干预就能够被90%以上的人接受,而美国的DDP研究则有50%的患者对于“减低体重”一项不能坚持,美国的预防效果比我们要好,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当时制定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设定了两组,一组是单独饮食,一组是单独运动。单独饮食和单独运动分开来是有效的,但两者合起来也是有效的。
关于规定合理的度,我们对肥胖和非肥胖是分开的,对于非肥胖我们主张不喝甜饮料,不吃肥肉,不限制其他主食;对于肥胖者,要规定一个热卡摄入量,根据不同的劳动强度,减低主食和体重,逐渐减体重1~2kg每月,不建议快速减肥,不然反弹严重。
运动也要增加一些,国际上推荐“little is better than nothing”,旨在鼓励大家能做一点比不做要强,逐步改善。实际上,我们规定每天至少做一个运动单位(比如散步45分钟为一个运动单位),有些人会运动3、4个运动单位,平均每天做2.5个运动单位,故我们运动组的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我们也不鼓励特别强的运动,因为过强的运动,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龄大的患者是有风险的,运动我们提倡中等强度,不要求运动时的心率,要求体重减轻也不是强制性的,要逐渐减重,这样才会长期坚持下来。这样一来,中等强度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长期坚持。
丁香园:前不久糖尿病协会刚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其中关于糖尿病的合并症如微血管和大血管的防治也有新的更新,从您的角度来讲,在临床实践上如何把握降糖与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李光伟教授:糖尿病的治疗不能光强调血糖的治疗,控制血糖只是治疗的一方面,其对微血管并发症很有效果,但大家往往忽略了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肥胖,肥胖程度越严重糖尿病就越严重,我们看到血糖但忽视肥胖就不可能成功,
Lancet有一篇文章评论说,我们能打赢和糖尿病的战斗,但是会输掉和糖尿病的战争,就是因为这个。因为控制血糖可能成功了,但是预防糖尿病减少糖尿病死亡可能会失败。所以说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降血糖治疗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要一致。目前心血管风险的治疗除了应用降压药降脂药之外,最根本的就是解决肥胖问题,无论是用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还是应用一些又能降低血糖又能减肥的药物,来改变人的生活习惯,所以说糖尿病的治疗的方向重点应当是降糖与预防并发症并进。
尤其像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很多,这类病人单独靠降血糖能带来的好处非常少。我们希望把血糖降到接近正常值,但需要一个好的方式,要选择合理的药物,要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也不增加体重,这种降糖是有利的,反之则有害,尤其是对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较长的病人。而我们在心血管疾病医院面对的恰恰就是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肥胖的病人,面对这些人群,我们就要更加重视降血糖的同时要关注肥胖,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丁香园:从降糖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来看,临床医生应如何把握这个度来更好地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李光伟教授:最近几年由于国际上几个大型试验都不能证明:降血糖治疗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然他们的研究设计都不太科学,研究对象是风险特别高的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他们不是探讨降糖治疗减少心血管风险最合适的人群,应当选择相对比较年轻的,糖尿病的早期患者,那些病人可能会得到长期获益。
所以目前大家在临床实践上,能够看到降低血糖能够减少心血管风险就比较困难,必须做前瞻性的研究,就是中年患者把血糖控制好后,观察5年、10年甚至20年、30年后才能得到非常大的益处。
但是年龄大的患者已经有心血管疾病了,像这种患者我们也需要降糖治疗,但是降糖治疗能够得到多少好处是值得怀疑的。老年患者应该在安全的情况下降低血糖,安全第一。
丁香园:关于已经发表的大庆糖尿病研究,是否有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计划?
李光伟教授:我们大庆研究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完整的布施。糖尿病高危人群是非常危险的人群,不仅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死亡高危人群,这已经得到我们的证实。而且我们证实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生活干预不仅能够预防糖尿病而且能够长期预防糖尿病,做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预防20年的糖尿病,而且预防糖尿病以后还减少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例如失明等。
我们今年在Lancet Diabetes的报告指出: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减少糖尿病全因死亡30%,减少心血管死亡40%,这是全世界第一次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死亡。美国的DPPOS研究做了15年,证明在女性患者里可以减少视网膜病变,但是并没观察到减少心血管病和死亡,他们随后也决定要延长10年,也要做20多年,因为我们大庆研究做了23年才看到了其中的显著性,我们也希望美国在25年左右也能得出与我们大庆一样的结果。
丁香园:您作为今天中英文演讲比赛的点评嘉宾,如何评价今天年轻医生的表现?
李光伟教授:我觉得这样的比赛非常必要,因为现在国际医学交流非常频繁,我们也非常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有中国年轻人的身影,而且我看到年轻人参加了一些比较大型的研究,有些是自己独立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苗头,他们能够知道研究是如何执行如何分析。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回答问题,选手中有非常优秀的,他们思维敏捷,英文听力口语非常好。
这一代人非常努力的话,再过10年,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人的身影会更大,我们需要在国际会议上有话语权,前提是要做非常好的工作,做得好就会得到欣赏,像我们的大庆研究经历了23年,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就得到了国际的赞赏,在美国DPP发表结果的时候,DPP的主席说大庆研究对全世界的贡献非常大,在讲自己研究无阳性结果时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放在会议上,说大庆研究20年看到了结果,美国也决定再延长10年。由此可知中国的研究对国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希望中国需要更多的年轻人走向世界学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