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扭转型室速与复极动力异常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5-24 23:07 | 文章来源: 丁香园 |
关键词:
心律失常![]() ![]() ![]() ![]() |
点击次数: |
图1:研究中三组表型犬电生理特征。三组的条图从上至下分别为P波指针、心电图Ⅱ导联、LV MAP和RV MAP(MAP:单向动作电位)。心电图上下分别是测量的RR间期和QT间期。单向动作电位周围是其测值。所有的测值是30个心搏的测值。A为窦性心律时P波和QRS波之间的正常房室传导,无心动过缓,复极间期相对较短。给予多非利特后复极间期延长。急性房室传导阻滞(B)导致RR间期延长和率依赖性复极间期延长。P波和QRS波完全不同步。多非利特的效应与窦性心律时一样。慢性房室传导阻滞时(C),心室重构导致复极间期显著延长。多非利特导致QT间期和单向动作电位进一步延长并增加逐搏复极变异。尖端扭转型室速仅见于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犬静脉推注多非利特后。
三组犬短时离散的参数
左室单向动作电位间期(LV MAPD)短时变异增加是房室传导阻滞后重构的结果,而单独的窦性心动过缓并不能改变短时动作电位间期变异(STVLV,30个连续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心室自主心律时逐搏心搏变异(STVRR)较窦性心律时显著,但并不受心室重构影响。多非利特导致STVLV增加只发生在慢性房室阻滞犬组中,而其它两组未见这种现象。多非利特只在窦性心律时影响心室STVRR。
窦性心律时,多非利特诱导逐搏心搏变异增加,对QT间期变异和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无影响。即或完成逐搏心率校正的QT间期测量,这些QTc的变异度仍无增加。
给予多非利特后,PP间期变异(STVPP)增加。为了评估心室心动过缓和心房重构的影响,在房室传导阻滞后三周测量PP间期变异,发现其值增加。这些改变是异质性的反应,PP间期变异变动在1.5~71ms之间(见图2)。多非利特对房室传导阻滞后的PP间期变异无影响(急性房室传导阻滞后为7.6±7.8和慢性房室传导阻滞后为17.5±15ms)。
图2:窦性心律周长的逐搏变异。与基础条件相比,房室传导阻滞3周后,STVPP变异增加,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犬有较大的变异。*P<0.05。
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电生理特征
27条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犬中有7条多非利特未能诱发出尖端扭转型室速。与可诱导的犬相比,抵抗组犬RR和QT间期、左室和右室 单向动作电位间期和短时左室动作电位变异都显著较低。多非利特增加两组犬的大部分电生理参数,但RR和QT间期在可诱导组中出现最大值。多非利特不影响短时RR和PP变异,但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只在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犬中延长(见图3)。
图3:2条慢性房室阻滞犬30个连续心搏短时左室动作电位变异。箭头处为开始注射多非利特。只有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犬在注射多非利特后出现短时左室动作电位变异增加。
正如图4所示,所有能诱发出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犬都存在急性多非利特诱导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增加的现象,增加值甚至达到3.0ms。相反,所有抵抗组值<3.0ms。
这个研究发现与急性房室传导阻滞犬相比,慢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脏重构犬基础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增加。新的发现就是心室重构导致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加,并独立于心率和短时RR间期变异。其次,在房室传导阻滞后,短时RR间期变异立即显著增加,在心脏重构期间可持续数周;而短时PP间期变异只在心室重构后增加。
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短暂性增加只发生在随后出现Tdp的心脏。
图4:两组犬给予多非利特前后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比较。
三组犬短时离散的参数
左室单向动作电位间期(LV MAPD)短时变异增加是房室传导阻滞后重构的结果,而单独的窦性心动过缓并不能改变短时动作电位间期变异(STVLV,30个连续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心室自主心律时逐搏心搏变异(STVRR)较窦性心律时显著,但并不受心室重构影响。多非利特导致STVLV增加只发生在慢性房室阻滞犬组中,而其它两组未见这种现象。多非利特只在窦性心律时影响心室STVRR。
窦性心律时,多非利特诱导逐搏心搏变异增加,对QT间期变异和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无影响。即或完成逐搏心率校正的QT间期测量,这些QTc的变异度仍无增加。
给予多非利特后,PP间期变异(STVPP)增加。为了评估心室心动过缓和心房重构的影响,在房室传导阻滞后三周测量PP间期变异,发现其值增加。这些改变是异质性的反应,PP间期变异变动在1.5~71ms之间(见图2)。多非利特对房室传导阻滞后的PP间期变异无影响(急性房室传导阻滞后为7.6±7.8和慢性房室传导阻滞后为17.5±15ms)。
图2:窦性心律周长的逐搏变异。与基础条件相比,房室传导阻滞3周后,STVPP变异增加,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犬有较大的变异。*P<0.05。
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电生理特征
27条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犬中有7条多非利特未能诱发出尖端扭转型室速。与可诱导的犬相比,抵抗组犬RR和QT间期、左室和右室 单向动作电位间期和短时左室动作电位变异都显著较低。多非利特增加两组犬的大部分电生理参数,但RR和QT间期在可诱导组中出现最大值。多非利特不影响短时RR和PP变异,但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只在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犬中延长(见图3)。
图3:2条慢性房室阻滞犬30个连续心搏短时左室动作电位变异。箭头处为开始注射多非利特。只有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犬在注射多非利特后出现短时左室动作电位变异增加。
正如图4所示,所有能诱发出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犬都存在急性多非利特诱导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增加的现象,增加值甚至达到3.0ms。相反,所有抵抗组值<3.0ms。
这个研究发现与急性房室传导阻滞犬相比,慢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脏重构犬基础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增加。新的发现就是心室重构导致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加,并独立于心率和短时RR间期变异。其次,在房室传导阻滞后,短时RR间期变异立即显著增加,在心脏重构期间可持续数周;而短时PP间期变异只在心室重构后增加。
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短暂性增加只发生在随后出现Tdp的心脏。
图4:两组犬给予多非利特前后短时左室动作电位间期变异比较。
作者: 浅浅阳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