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亲历会场 观点反馈 更多 >>

全国非气管内插管胸外科手术与麻醉研讨会参会代表评论

全国非气管内插管胸外科手术与麻醉研讨会12月4日在广州附一院顺利闭幕,丁香园记者在会议现场或会后对部分参会者进行了采访,也截取了网上讨论中部分参会医生的发言,供大家参阅。

董庆龙:整合麻醉方式 优势所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1-12-07 10:28 文章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关键词: 董庆龙   点击次数:

 

丁香园通讯员:今天谈到的非气管内插管硬膜外、局麻与镇静复合麻醉下胸腔镜手术是麻醉上的一种新尝试,这项技术在国外开展的范围主要是意大利,而亚太地区主要在台湾,而我们医院是在国内的第一个开展该项技术的中心,与传统麻醉技术相比,您觉得这项新技术的主要的优势在哪里?

董教授:准确的说这并不是出现一项新的单项技术,并没有新的单种麻醉方式出现、麻醉药物的使用,而是把一些既往都会用到的麻醉方式整合起来,通过资源整合后,用在我们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地方(胸腔镜下肺部手术),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说到主要优势,这个新的麻醉技术能给患者带来以下几个好处:第一,全身麻醉药物使用的减少,不使用肌松药,其次,避免了全麻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带来的气道损伤,术后恢复时间的大大缩短,这也是这项技术对于患者来说最大的亮点,第三点,就是前两点优势带来整体治疗费用的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减轻以及医院病床周转率的提高。

丁香园通讯员: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这项新技术一般能缩短多长时间?

董教授:这因病人体质而异,一般能减少1到2天,体质好的病人可直接术后回病房,第二天就能下床简单地运动。

丁香园通讯员:说到治疗费用,一般能减少多少呢?

董教授:平均来说,因为减少了麻醉药物、双腔插管器具的使用,整体治疗费用一般能减少10~20%。

丁香园通讯员:也就是每一招每一式不是新的,但是这样用法是新的,它能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患者费用。那么它的难度在哪里呢?

董教授:这项新的技术和理念的难度主要有两点:第一,对外科医生的要求更高,要医生做得更轻柔、更快,更熟练。第二,同时对麻醉科医生与外科医生的配合能力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两个团队都应该对互相的领域内相关知识与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如麻醉科医师也应该学会基本的通过胸腔镜下观察患者胸腔内的情况以做出麻醉专业的评估等,如胸外科医师应进行迷走神经的阻滞以抑制咳嗽反射。

丁香园通讯员:这项技术对麻醉医师的要求会更高吗?

董教授:对,形象地说,这项技术很考验麻醉医师的“耐受力”,它需要麻醉医师提高对各种情况的判断能力,可处理能力,比如PaCO2到60mmHg,病人能耐受吗?这个手术能继续下去吗?如果高到100mmHg都不怕,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说不行,超过50mmHg就要去纠正它,理由又是什么?其实,有时候有些情况不一定要急于处理,有些以往的经验在这个地方可能又不适用。

丁香园通讯员:那是不是说既需要有良好的经验,也需要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董教授:对,应该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和培训、有一定年资的、也能多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麻醉医师才建议去尝试开展。

丁香园通讯员:这种麻醉方式能支持多长时间的手术。

董教授:这一点还在摸索阶段,目前我们的经验是能支持约2小时的手术。不过就像在80年代后期,大家的研究认为单侧肺通气的方式一般只能支持约1个小时的手术,但随着经验积累,我们现在单侧肺通气支持过长达10个小时的手术。

丁香园通讯员:与单侧肺通气麻醉相比,非气管插管的麻醉是不是对肺功能要求更高?

董教授:目前我们会选择肺功能ASA1~2级的患者。

丁香园通讯员:非气管内插管的麻醉可能存在哪些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比单肺通气高吗?

董教授:所有的麻醉方式都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心肺功能异常这些问题。从我们目前接近30例的经验看,非气管内插管的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很低。我们也正在进行一项对两组进行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的研究。

丁香园通讯员:还有一些网友提问:从国外的报道看,用这种方式麻醉的患者多为身材矮小的女性,不知道我们医院的经验是否也是和国外一样?

董教授:我们这里正好相反。目前我们中心做得比较多的案例是肺大疱切除术,因为该病种多发生于年轻的男性,所以和国外的多用于身材矮小的女性的情况并不一致。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认为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去判断这项技术是否适用:应该从肺的通气功能,年龄,体重等,如果综合评价患者是否能够耐受该麻醉方式的话,性别并不应该成为评价的标准。

丁香园通讯员:在单侧肺通气情况下,手术中可能会出现通气不足,有网友想到可以让手术患侧肺适当通气,以减轻健侧肺的压力,您的想法呢?

董教授: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这个通气量应该是多少才合适,且不影响手术操作,很难把握。而根据我们中心40多例肺移植的经验,要实现在不同呼吸设备支持下的双肺同步通气,难度非常大。

丁香园通讯员:感谢董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董教授:谢谢!
 

编辑: sy850701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