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8-04-27 11:17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2008 胃肠 肿瘤 外科 肠内营养 肝移植 点击次数:

结 果

1 PN、EN、MIN组肝移植受者一般资料比较:3组肝移植供受者血型均一致,其诊断、Child-Pugh分级、术前营养状况、供肝冷及热缺血时间、无肝期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PN、EN、MIN组肝移植术后肝功能、胆汁引流量及BS水平比较:PN、EN、MIN组受者术后第1天 TP、Alb、Pab 、T-Bil 、D-Bil、 ALT 和AS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8天 3组受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EN组和MIN组的TP、Alb和Pab水平均显著高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的TP、Alb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但Pab水平比较MIN组显著高于EN组(P<0.05)。T-Bil、ALT 和AST水平比较,EN组和MIN组均显著低于PN组(P<0.05),MIN组显著低于EN组(P<0.05)。EN组和MIN组的D-Bil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EN组和MIN组的BS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胆汁引流量显著多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见表2)。



3 PN、EN、MIN组肝移植术后7天每日氮平衡及累计氮平衡比较:术后第1~3天,PN、EN、MIN组受者氮平衡无显著差异。术后第4天起,每日氮平衡比较,EN组和MI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累计氮平衡比较,EN组和MI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MIN组显著优于EN组(P<0.05)(见表3)。



4 PN、EN、MIN组肝移植术后感染情况比较:在术后2周内,45例肝移植受者感染情况详见表4。PN组细菌感染部位分布为肺部3例,腹腔1例,泌尿道1例,深静脉导管感染2例;真菌感染部位分布为肺部1例,腹腔1例,消化道感染3例。EN组细菌感染部位分布为肺部3例,腹腔1例;真菌感染部位分布为肺部。MIN组细菌感染部位分布为肺部2例,腹腔1例;真菌感染部位分布为肺部1例,腹腔1例。PN组细菌感染菌种为大肠埃氏菌、粪肠球菌。EN组和MIN组细菌感染菌种均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菌种均为白色念珠菌。术后2周感染率比较,EN组和MI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5 PN、EN、MIN组肝移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营养支持费用和住院时间比较:EN组和MIN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PN组(P<0.05),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见表5)。



6 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的情况:PN组7例受者出现腹泻、腹胀,其中3例系因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2例受者出现深静脉导管感染;大多数受者普遍存在高糖血症。EN组3例受者出现腹泻、腹胀,MIN组4例受者出现腹泻、腹胀,均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EN组和MIN组受者均未出现便秘、食管返流、呕吐、吸入性肺炎、鼻肠管打结和断裂等并发症。EN组1例受者因激素和FK506药物副作用导致出现精神症状而于术后第2天自行将鼻肠管拔出,经重新置管后继续行EN。MIN组2例受者因不能耐受鼻肠管而于术后第4天拔出,但此时该2例受者已过渡到经口饮食,所以未退出我们的研究。

< 上一页 下一页 >
分页: [1 ]   [2]   [3 ]  

   作者: 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