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蒙塔尼 详细 >>
蒙塔尼,法国人,出生于1932年,也是艾滋病病毒发现者之一。蒙塔尼的父亲是会计师,闲暇时喜欢在家里地下室做科学实验。受父亲影响,蒙塔尼从小便对科学感兴趣,由于他祖父长期受结肠癌困扰,所以后来他决定投身医学。蒙塔尼现任职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主要致力于寻找艾滋病疫苗和疗法。[详细]
巴尔-西诺西 详细 >>
巴尔-西诺西,法国人,出生于1947年,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中心工作。巴尔-西诺西是近年来少有的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之一,以研究艾滋病病毒而闻名,是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论文作者之一。巴尔-西诺西已与其他一些科学家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详细]
哈拉尔德-楚尔- ... 详细 >>
豪森,德国人,出生于1936年,36岁担任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并开始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病毒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他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豪森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详细 ]
热门点评 更多 >>
- awdawdwad
- 123
- 123321"<hr
- 123"<hr
- 123
- 希望能够早日研究成功
- 强!
- 榜样
- 通过修饰某些基因序列(非编码区),因为非编码区调空基因 ...
- 天道酬勤
- 厉害哦
- 方法和观念很重要
- 牛得很!
- 还需要 10年 等于没说啊 希望能早点吧 加油
- 强
- 好厉害啊
- 希望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 天道酬勤
- 值得研究研究!
- 等日本人能拿了我们也就快了
- 中国经济上去了,医药行业投入多了,举国体制建起了,中国 ...
- 中国经济上去了,医药行业投入多了,举国体制建起了,中国 ...
- 中国经济上去了,医药行业投入多了,举国体制建起了,中国 ...
- 中国经济上去了,医药行业投入多了,举国体制建起了,中国 ...
诺贝尔奖得主曾警告:全球艾滋病防控现状不乐观
自从艾滋病病毒1981年被发现以来,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积极努力。西方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对此,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吕克·蒙塔尼(2008年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曾警告说,人们不应该满足于目前防控艾滋病工作的成绩。
西方国家自1996年以来采用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取得了一定成效,患者延长了生命,新的感染者也显著减少。这使很多人相信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对于这种观点,吕克·蒙塔尼曾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疗法只能对艾滋病进行控制,而无法根除。
艾滋病在理论上和临床上的确还是一种不治之症,但是在实际上它已经不是不治之症,而是一种慢性病,美国研究人员对1万多名艾滋病感染者的研究证明,感染了艾滋病毒但进行积极治疗的患者,寿命可达24年,超过了现在的另一种“绝症”癌症,因此我们要同“患了艾滋病就等于死亡”的观念告别,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不安。
蒙塔尼说目前全球共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每天新增感染者6800多人,但是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今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预计将达到210万,相当于每天5700多人死于艾滋病,而近段时间的很多研究和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蒙塔尼认为医学界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尽管蒙塔尼这么说,但是德国一位名叫莫菱的女科学家却声称,她已经找到一种人造遗传物质,可以让艾滋病毒自杀,并让艾滋病在3年之后成为“可治之症”,这个鼓舞人的消息给全世界3000多万感染了艾滋病的患者带来福音,如果她的发明能够成功,艾滋病患者就有救了!
编辑: blue 作者:网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