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的氧流量开多少才安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网友[icedog]:
一直对麻醉机工作原理心存疑惑,同意战友liugang_sz的部分观点:调节氧流量高低,是决定性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决定着麻醉环路系统的类型和挥发器释出麻醉蒸气浓度的恒定性(环路中麻醉气浓度)。
但仍有几点疑问:
1、liugang_sz例子里的3600ml/min应为肺泡通气量,与氧流量/氧需要量是两回事。
2 “现代高级麻醉机的习用方式是:氧流量一般设在2000~4000mlL/min”请问出处。
3、不懂所谓“折叠囊内气流”和“折叠囊外气流”,但通气机的工作动力在氧流量不低于泄漏量+氧需要量的情况下应该与氧流量没有太大关系。这可能与麻醉机的厂家有关。比如,试过Drager某一机型甚至在氧流量关闭下(先充满环路)还可做呼吸。
4、经验上,0.5L/min 左右的也做过,未发生缺氧和CO2储留(监测呼末CO2)。
5、低流量小剂量紧闭麻醉系统必须掌握一个关键问题:即挥发器禁忌持续开启,必须是【按需临时开启,平时处于关闭状态】。相反如果持续开启,必然导致麻醉过深,心脏呼吸严重抑制致死。
有这种说法吗?
网友[scope]:
各位现实中会使用极低流量作麻醉吗?!
4/3和1/2法则适合理论探讨和麻醉生理教学,就目前国内的所使用的麻醉机系统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紧闭吸入麻醉。真正使用好目前的麻醉系统,知道麻醉蒸汽从挥发罐到效应部位(脑,脊髓)的几个平衡点,以及如何快速加深或减浅麻醉可能更有实际价值。
网友[yaoyongxing7323]:
麻醉机与螺纹管内的气流是单向流动的,只有气管导管和下气道的气体是重复吸入的,单向流动的气体中CO2已经被吸收,所以300ml/min的O2不会导致CO2的重复吸入。
麻醉机是半开放的,但是只有呼末压力大于0的时候(如果设了PEEP,则大于设定值),麻醉机才向外排气。
假设麻醉机不漏气,那么只要补充病人消耗的02,风箱就能被顶起,实际上总是有点漏气,所以只给250ml,过一会风箱就上不去了。
新的麻醉机,完全可以做极低,甚至紧闭。但是NARKOMED不让做紧闭,最少也在800ml以上;OMEDA可以,我也一直在做。
很多挥发罐是1L左右新鲜气流才正常开启的,OMEDA有300ml正常开启的,也就是说,气流低于正常开启的低限时,并不能达到刻度浓度。低新鲜气流导致风箱打不起来,不是麻药浓度过高。
网友[bena79102]:
看了以上战友的言论受益非浅,麻醉机天天接触,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
有些麻醉机,打开气源就会有0.4ml/min的氧流量。
我记得最低需氧量是3ml/kg/min,可是翻了现代麻醉学也没找到,不知道自己在那本书上看的了。
“经验上,0.5L/min 左右的也做过,未发生缺氧和CO2储留(监测呼末CO2)”,印象中自己也这么干过,未发现不妥。
前段时间看了呼吸疾病,比如COPD、ARDS治疗等,用呼吸机可以调节吸气流速,避免“流速饥饿”等等,本来也想试试,可是看我们的麻醉机,都不能调节吸气流速,估计是不是内设好了,但也见过别的医院有这样可以调节吸气流速的高级麻醉机,不知道对COPD的病人麻醉是不是有明显作用?还是这只是对未使用肌松药的病人有效?
看现代麻醉学P64页说静息时,肺呼出CO2为200ml/min,那么肺摄取的氧气(我是指进入肺毛细血管的氧气)每分钟有多少ml呢?查了一堆书,没找到。不过既然至少3或4ml/kg/min氧气是必需的,那么估计至少也得交换入这么多氧气吧。
网友[ppc76]:
麻醉机氧流量开多少是安全的,其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内呼末CO2监测在大部分医院都不能做到一个手术间一台,所以在没有CO2监测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流量(氧气/笑气,氧气/空气)至少大于1L/min较为安全。而使用经过定期校准的呼末CO2监测仪进行术中监测,则可以根据麻醉机的功能和质量,流量开的很低0.3L/min以下好一点的机器也没有问题,因为可以根据呼末氧气含量和CO2含量来调整氧流量和其在整个流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当然象ZEUS这种高端机器如果信任它,可以选择自动控制模式进行通气,此时ZEUS就是一个气体靶控机,经常处于紧闭回路,以0~0.2L/min O2的流量进行供氧。
不过高端机器都有个问题,需要强大的售后支持,否则坏了就是100W上下的废铁。
编辑:西门吹血
一直对麻醉机工作原理心存疑惑,同意战友liugang_sz的部分观点:调节氧流量高低,是决定性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决定着麻醉环路系统的类型和挥发器释出麻醉蒸气浓度的恒定性(环路中麻醉气浓度)。
但仍有几点疑问:
1、liugang_sz例子里的3600ml/min应为肺泡通气量,与氧流量/氧需要量是两回事。
2 “现代高级麻醉机的习用方式是:氧流量一般设在2000~4000mlL/min”请问出处。
3、不懂所谓“折叠囊内气流”和“折叠囊外气流”,但通气机的工作动力在氧流量不低于泄漏量+氧需要量的情况下应该与氧流量没有太大关系。这可能与麻醉机的厂家有关。比如,试过Drager某一机型甚至在氧流量关闭下(先充满环路)还可做呼吸。
4、经验上,0.5L/min 左右的也做过,未发生缺氧和CO2储留(监测呼末CO2)。
5、低流量小剂量紧闭麻醉系统必须掌握一个关键问题:即挥发器禁忌持续开启,必须是【按需临时开启,平时处于关闭状态】。相反如果持续开启,必然导致麻醉过深,心脏呼吸严重抑制致死。
有这种说法吗?
网友[scope]:
各位现实中会使用极低流量作麻醉吗?!
4/3和1/2法则适合理论探讨和麻醉生理教学,就目前国内的所使用的麻醉机系统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紧闭吸入麻醉。真正使用好目前的麻醉系统,知道麻醉蒸汽从挥发罐到效应部位(脑,脊髓)的几个平衡点,以及如何快速加深或减浅麻醉可能更有实际价值。
网友[yaoyongxing7323]:
麻醉机与螺纹管内的气流是单向流动的,只有气管导管和下气道的气体是重复吸入的,单向流动的气体中CO2已经被吸收,所以300ml/min的O2不会导致CO2的重复吸入。
麻醉机是半开放的,但是只有呼末压力大于0的时候(如果设了PEEP,则大于设定值),麻醉机才向外排气。
假设麻醉机不漏气,那么只要补充病人消耗的02,风箱就能被顶起,实际上总是有点漏气,所以只给250ml,过一会风箱就上不去了。
新的麻醉机,完全可以做极低,甚至紧闭。但是NARKOMED不让做紧闭,最少也在800ml以上;OMEDA可以,我也一直在做。
很多挥发罐是1L左右新鲜气流才正常开启的,OMEDA有300ml正常开启的,也就是说,气流低于正常开启的低限时,并不能达到刻度浓度。低新鲜气流导致风箱打不起来,不是麻药浓度过高。
网友[bena79102]:
看了以上战友的言论受益非浅,麻醉机天天接触,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
有些麻醉机,打开气源就会有0.4ml/min的氧流量。
我记得最低需氧量是3ml/kg/min,可是翻了现代麻醉学也没找到,不知道自己在那本书上看的了。
“经验上,0.5L/min 左右的也做过,未发生缺氧和CO2储留(监测呼末CO2)”,印象中自己也这么干过,未发现不妥。
前段时间看了呼吸疾病,比如COPD、ARDS治疗等,用呼吸机可以调节吸气流速,避免“流速饥饿”等等,本来也想试试,可是看我们的麻醉机,都不能调节吸气流速,估计是不是内设好了,但也见过别的医院有这样可以调节吸气流速的高级麻醉机,不知道对COPD的病人麻醉是不是有明显作用?还是这只是对未使用肌松药的病人有效?
看现代麻醉学P64页说静息时,肺呼出CO2为200ml/min,那么肺摄取的氧气(我是指进入肺毛细血管的氧气)每分钟有多少ml呢?查了一堆书,没找到。不过既然至少3或4ml/kg/min氧气是必需的,那么估计至少也得交换入这么多氧气吧。
网友[ppc76]:
麻醉机氧流量开多少是安全的,其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内呼末CO2监测在大部分医院都不能做到一个手术间一台,所以在没有CO2监测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流量(氧气/笑气,氧气/空气)至少大于1L/min较为安全。而使用经过定期校准的呼末CO2监测仪进行术中监测,则可以根据麻醉机的功能和质量,流量开的很低0.3L/min以下好一点的机器也没有问题,因为可以根据呼末氧气含量和CO2含量来调整氧流量和其在整个流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当然象ZEUS这种高端机器如果信任它,可以选择自动控制模式进行通气,此时ZEUS就是一个气体靶控机,经常处于紧闭回路,以0~0.2L/min O2的流量进行供氧。
不过高端机器都有个问题,需要强大的售后支持,否则坏了就是100W上下的废铁。
编辑:西门吹血
作者: 丁香园集体创作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 |||
Copyright 2000-2025 D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