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诊断治疗及预防丁香园答疑之一——郑煜煌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7-20 11:22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郑煜煌 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 AIDS 诊断 治疗 预防 点击次数:

Q:郑教授您好我是一名麻醉科医生,在日常手术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输血的病人。由于AIDS存在可能长达6个月的窗口期,这是否意味当一个HIV感染者处于窗口期时,即使他的HIV抗体检测阴性,接受他血液的人也会被感染致病?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在当前日益严峻的艾滋病流行形势下,输血的风险就太大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AIDS的窗口期最长时间是多少?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HIV抗体检测还是阴性是否就可以绝对排除其被感染的可能?
在医疗活动中如果被AIDS患者的血体液污染,应该立即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向您及所有为控制艾滋病蔓延作出不懈努力的人们致敬!


A:
窗口期病毒载量很高,极有可能传播给他人。约95%的患者在暴露后6个月内可检测出抗体。在医疗活动中如果被AIDS患者的血体液污染,这个问题已在上面作了详细回答,请参见上面的帖子。

 

Q:欢迎郑教授百忙之中能够光临!想请教您:
1
、目前,有关爱滋病疫苗的研究比较热,想听听这方面的介绍,那么具体来说,究竟前景如何呢?更具体地——如果进行动物实验,那种动物合适呢?
2
、爱滋病病毒在非人体的载体上(如衣服)可以存活多久?同朋友吃饭并且口腔有溃疡如果他是一个HIV患者的话会不会感染?


A:1、
现在用的动物模型为灵长目,也有关于鼠类和啮赤类动物的探讨。
2、HIV
可在人体外环境中生存,但取决于伴随物质与外界温度。目前一致认为,其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较乙型肝炎对外界的抵抗力低得多,对热很敏感,60度就可被杀死。在实验室条件下,HIV在干燥的环境中很快失去活性,但1-3天后仍可检出,如果在血液中可存活几周,在干燥的玻璃上可维持几天,但是这些研究均采用了相当高浓度的培养物,其每毫升HIV TCID50107 -108 甚至更高,而HIV感染者实际血液HIV浓度仅600-700 TCID50/Ml。美CDC证明,在干燥环境中的HIV浓度在几小时之内降低1-2log(即降低90-99%)。
3、
那还看你有无口腔溃疡。

 

Q:请问郑教授,除了那个只治标的鸡尾酒疗法,有没有其他的新药开发思路?以及治疗思路?鸡尾酒疗法只是抑制病毒复制而已。


A:
处于开发中的新一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将有助于推进HIV市场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HIV市场已停滞不前,但继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后,蛋白酶抑制剂的引进又使其有所发展,目前的销售额预计已超过60亿美元。同其它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药品种一样,第一个引入的抑制剂Roche/Trimeris公司的Fuzeon(enfuvir-tide)的问世和与现行的治疗方法比较,其它能在不同阶段干扰病毒的生命循环的新类型药将推动市场份额的继续增长。新型药包括CCR5拮抗剂(Pfizer公司的UK-427857)CXCR4拮抗剂、HIV整合酶抑制剂、HIV gag抑制剂和成熟抑制因子。

 

Q:感谢郑煜煌教授光临,在下提几个HIV伤害后防护与处理的问题:
1、
好多关于PEP的资料介绍在针刺等类HIV暴露后应挤压伤口,那对挤压的方式如手法等有无研究资料?挤压的时间多长,不会是一直挤压下去吧?
2、HIV
暴露后医务人员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或者出现心理疾病,可有解决办法或此类研究?
3、
能否讲讲HIV暴露后医院对其的补偿与管理,如有无必要调换工作岗位,如血库人员,有无必要安排休假,医院有无必要补偿?多谢郑煜煌教授!


A:1、
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
首先,应确定暴露级别和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再尽可能早地做检测。
3、
尚不清楚。但我国正在完善相关规定。

 

Q:郑教授您好,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直接危害我国的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对此也很痛心。虽然我不是专门从事艾滋病诊治的医生,但是也想为此做一些工作,但苦于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今特向您请教。
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
避孕套确实能阻止HIV的传播吗?
3、
妇女感染HIV与男性有什么差别
4、
为什么同性恋者易患艾滋病?
5、
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办法是什么?
6、
最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是什么?


A:1、
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
2、
见以前的问题答案。
3、
有下列原因:
1)
生物学上:女性更为易感(男传女是女传男的2-4倍),有性病者则感染率增加10倍。由于多数性病在女性身上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因而诊断和治疗相当困难。年龄轻的女性因为阴道发育的不成熟,在性交过程中更易受损,出现撕裂,增加了感染机会。女性患上传染病往往要拖较长时间(相对男性患者来讲)才去看医生。最近的研究显示:疾病和临床表现的生物学差异实际上可能社会对性别的不平等待遇的反映。
2)
社会和文化:年轻女性更倾向于与年长且有丰富经验的男性发生关系。
3)
针对妇女的暴力:在南非的一项妇女调查中,有30%的女性说她们第一次是被逼迫的。71%有被强迫经历。
4)
法律:很多国家颁布法律,撤消妇女的继承权、离婚权。
5
)另外,还有教育、知识、技能等男女的差异。
4、
因为同性恋者通常采用肛交的形式,而肛门的黏膜上皮主要是柱状上皮,不象女性的复层鳞状上皮,容易发生破损,故感染的几率增大。
5、HARRT
疗法,目前还没有什么方法可代替HARRT疗法。
6、
希望疫苗产生。

 

Q:感谢郑教授百忙之中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很想了解一下对树突状细胞在HIV持续感染中的作用有无最新的认识以及应付策略。另外作为临床医生我还想和您请教一下两个问题:
1、
今年我一共遇到两个AIDS患者,两个都是在大约510年期间输血传播的(都是女性,农村户口,有明确输血史,无特殊个人史),我想知道是不是我国应该对85年至义务献血之前所有的用血和血制品的人做一个普查,或者进一步检测HIV以防止那些潜在的传染源?
2、
很多国家都对艾滋病的治疗药物免费,最近听说我们国家也执行这个政策,我想知道我们现在为病人免费提供的治疗方案是什么?需要什么手续申请?


A:1、
筛选有多次献血史的人群是发现潜在传染源的有效手段,目前河南省已做出很好的工作。其他如湖南省等省市正在进行之中。
2、
对贫困人群进行免费AIDS治疗是全球控制AIDS的重大措施。也就是去年提出的3-5计划。我国从04年起推出对贫困人群的41关怀政策,正在各地执行。可向感染者居住地的地区CDC提出申请

 

Q:呵呵,想问几个和中国国情有关的问题:
1、
中国艾滋病的感染病例估计有多少?湖南呢?官方提供的数据是否保守(怕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
临床工作中何种病人应该进行艾滋病的相关检查(想知道哪些病人,哪些症状是目前应该考虑作艾滋病相关检查的)?
3、
对治愈艾滋病的前景有何看法?谢谢郑教授!


A:1、
根据全国AIDS检测网点的资料汇总,专家推算到2003年底为止,中国大陆HIV感染者约100万,死去22万,病人8万多。湖南省0411月底公布的感染人数约3-5万。
2、
考虑可能感染HIV者,首先是有高危行为(性滥交、静脉吸毒、多次使用血制品和HI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其次有可疑临床表现(如UFO、不明原因消瘦、慢性腹泻、反复疱疹或口腔霉菌感染、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做HIV相关检测。
3、
现有的抗HIV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但不能根除。但随着科学的发达,相信总有一天能治愈AIDS



编辑:西门吹血

< 上一页
分页: [1 ]   [2 ]   [3 ]   [4 ]   [5]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郑煜煌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