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期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现状
发布日期:2011-07-28 15:1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分享到:
点击次数: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的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HC & IHF 2010)2010于2010年8月12日~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CHC & IHF秉承“创新·转化·促健康”(Innovation·Translation·Health)的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莅临交流讲学,展示心血管病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就,介绍转化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促进心血管领域热点问题的交流与争鸣,探索未来的个体化诊疗、防治与科研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本次会议云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国际循环》特派记者对会议进行现场报道,与广大读者分享。
我国共有心力衰竭(HF)患者400多万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美国,HF是唯一呈上升趋势的病种。据调查,我国HF外科治疗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⑴缺乏危险分层和手术风险评价手段;⑵技术整体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要是开展例数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高;⑶常规技术和组合技术的适应证、时机不明。
阜外医院从2004-2008年在全国43个心脏中心纳入35 859例患者,其中HF(左室射血分数<35%)患者1536例。多中心数据库资料的整体分析显示,中国心血管外科病例特点与欧美国家的患者有差别,冠心病是我国HF的主要原因之一; EuroSCORE不能很好预测中国冠心病外科病例的手术危险。为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研究人员建立了我国首个心血管外科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SinoSCORE),并通过后期临床资料验证。与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EuroSCORE相比,SinoSCORE能更准确地对国人接受心脏外科治疗的风险进行评估。胡盛寿教授在此次会议上简要介绍我国HF外科治疗模式的研究现况。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入选标准:⑴两支以上可供搭桥血管;⑵左室射血分数(LVEF)<35%;⑶存活心肌较多+++(心肌灌注显像);⑷左室重构程度:左心室轻中度扩大(LVEDD 50~60 mm),左心室锥形结构改变轻,存活心肌运动区结构和功能正常;⑸无明显室壁瘤,无二尖瓣反流。外科技术:⑴充分的术前准备;⑵浅低体;⑶血液保护;⑷至少一支动脉桥;⑸积极的术后生命支持。结果见表1。提示下列患者采用单纯CABG可以获得比其他治疗方式更好的临床结果:血管条件适合血运重建、有存活心肌、无室壁瘤、LVEF<40%、左室轻度重构者。
CABG+细胞移植
入选条件:⑴两支以上可供搭桥血管;⑵LVEF<35%;⑶存活心肌++(心肌灌注显像);⑷左室重构程度:左心室中度以上扩大(LVEDD 60~70 mm),左心室锥形结构仍存在,存活心肌运动区运动幅度减弱;⑸无明显室壁瘤。外科技术:⑴骨髓获取(80 ml);⑵细胞分离;⑶经桥血管移植(108/10 ml)。试验设计: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入选77例患者,第一阶段在17例患者中评估其安全性,第二阶段在60例患者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见表2。提示血管条件适合血运重建、有存活心肌和梗死心肌共存、中度以上心室重构、LVEF<35%的患者采用CABG联合自体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编辑: 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