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0-08-13 23:33 文章来源:大会会务组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关键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点击次数:

记者近日在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上获悉,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宣布,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去年批复,卫生部直属的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

在中国心脏大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教授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而与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和吸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危险因素,以及随之而来的心血管疾病已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当今时代,欧美发达国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而中国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纠正日益增加的危险因素,今后愈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流行,将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必将影响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胡盛寿教授指出,在中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严峻,但整体心血管疾病防治力量还显得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成立将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要使命是针对中国逐年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进行重点防治,表明了国家对于心血管疾病流行问题的重视,显示出了政府的决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借助医改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实施,把我国对抗心血管病的防治重心从临床疾病手术、药物治疗,逐渐转向预防为主的生活方式的干预。但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并不是由这一个国家中心包办心血管病的防治,全国也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中心,而是秉承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的优良传统和原则,整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源,群策群力,阻遏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上升与疾病的流行。

据了解,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制订全国心血管病防治规划,开展有关心血管病防治的政策研究,编制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二是建立国家重要心血管病及其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的人群监测和随访信息系统,进行年度情况分析,发布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报告,预测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疾病负担、危险因素流行和发展趋势;三是构建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网络,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探索适宜的心血管病防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四是开展心血管病基础、临床、预防及管理的培训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教授表示,"医疗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有效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让人民能够健康长寿,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协调、组织和促进全国性心血管病防治,组织科学研究,提供最佳的科学和医学证据,作为制订公共卫生政策的基础。"。他还介绍了其最近发表的一项合作研究:在今后20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血管的发生数将额外增长23%。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最终结果为:在今后至2030年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如果通过积极地控烟行动使中国男性的吸烟率在2020年降低至20%,2030年降低至10%,或者使人群的平均收缩压降低3.8 mmHg,将会抵消由其他危险因素上升导致的心血管病的上升趋势,从而可以避免290万人到570万人的死亡事件的发生。因此,"而中国优先干预的领域是血压控制和控烟:通过控盐、增加体力活动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倡在人群层面禁烟和控烟。" 顾东风教授说。

据悉,以"创新·转化·促健康"为主题的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将立足于中国的心血管疾病现状,同时联手世界上一流的心脏病中心和研究机构,搭建国际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大会秘书长顾东风教授表示,大会主题中的"创新"是指促进和交流新的成果,医学同道在与国际一流和国内同行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今后的研究寻找新的视角,达到新的思维、新的视野、新的高度。但创新不是终点,而是要把"创新"结果转化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效益,最终促进公众健康。顾教授也希望本次大会能为年轻医生提供舞台。

组委会会务负责人徐波介绍,本次大会共邀请了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的148位世界知名心脏病学专家,将有来自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600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共设24个论坛,704个讲座和17个卫星会,在3天的学术会议中,将展示心血管病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就,介绍转化医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未来的个体化诊疗、防治与科研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大会共收到中文摘要433篇,英文摘要341余篇,中英文摘要将分别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和《cardiology》的增刊上。

 

编辑: hele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