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为中国分子影像学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5届了。每届都能吸引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分子影像学领域的顶级专家前来参加。研讨会完全按照国际学术会议的惯例举行。在正式会议前夜进行的基调演讲和欢迎酒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传统,每个人,不论是学者、医生、企业家,还是学生,都感到这里仿佛一个分子影像学的中国大家庭,大家随意而亲切地交谈,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术交流的朋友。
这一次作基调演讲的分别是美国核医学会前主席、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Michael J. Welch,以及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兼日本分子影像学会主席、福井大学高能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藤林康久教授。他们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日本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历程。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他们都表示,杭州的研讨会已经成为中国分子影像学界与世界交流的最便捷的平台。
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长张宏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会议平台促进国内相关领域快速向前发展。”
一门新兴学科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在核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1999年,分子影像学的概念首次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eissleder提出,迅即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并被美国医学会评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10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
美中核医学会副主席、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癌症中心教授David Yang博士告诉记者,在医学影像学里,有五种不同的影像手段。CT,多重X光照影,也叫电脑断层扫描,可以看到深层的组织病变;核磁共振(MRI),看到的是水分子的移动,当某个部位病变发炎水肿,影像上就会亮起来;超声波,是音波频率的反射;核医学影像,采用同位素显像,灵敏度最高;光学照影,原理与核医学影像很像,但能看到分子的荧光成像。“在所有方法里,只有同位素会衰减,所以不存在长期的毒性问题。而CT、超声波等的造影剂都会存留在体内较长时间,造成长期毒性。所以这是核医学的一个优点。”Yang教授说。
Yang正在从事药物筛选工作。他告诉记者,由于毒性小,同位素衰减快,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用分子影像学进行的药物筛查研究只需要15天的毒性测试,而其他手段需要50天到180天。“所以核医学(筛查药物)的上市速度比其他任何一个都要快。”Yang说。目前,他主要关注心脏、脑神经和肿瘤这几个领域,“有很大的空间来研发更新的药物”。说到这里,他显得非常有信心。
相比于国际上的进展,中国的分子影像学起步于2000年初。与协和等大医院的医学院相比,浙江大学可能仅是国内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浙江大学在2004年成立了医学PET中心,张宏就是在那个时候放弃了在日本和美国更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承担起筹建浙大PET中心的工作。近几年,在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又分别在浙江大学成立。“从医院、学校到浙江省政府,都非常重视这一块,虽然时间很短,但进展很快。”张宏说。
2005年,刚回到祖国的张宏,在学校和医院的支持下,启动了第一届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国内从事这个新领域研究的学者并不像国外那么多,所以,“我们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使国内外的专家能够密切交流。”张宏说。五年来,这个平台在合作研究、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加强了国内和国际的深层次交流。
目前,张宏带领的团队正在开发新型显像剂和分子显像技术,希望中国也能像日本和美国那样,建立健全的市场,由制药公司来生产显像剂。他们还在关注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分子影像研究,期望对下一步临床应用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而由于国内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中还没有高精度、早期的和超早期的诊断,他们也在从事高精度的分子影像临床应用研究。
“分子影像技术很新,在推广时有些病人和临床科室的大夫不够了解。”尽管现在这项技术的费用比较高,但张宏希望今后把费用降下来,让更多病人和医学研究者受益。过去,离开了影像医学就谈不上是现代医学;现在和未来,离开了分子影像就实现不了个体化医疗,分子影像是未来医学模式发展的方向。
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必须结合
“中国的问题是缺少与海外核医学界的紧密联系,很多东西只有参加国际会议才能学到。”Yang非常重视参加在各国举行的相关学科的国际会议,这也是他到杭州的主要原因——学习新知,了解国内分子影像学的发展情况,或许还有可能的合作机遇。
他对中国分子影像学的发展非常关心。“困难一定是有的。”Yang认为,第一个困难是经费,因为作这项研究,或者从事分子影像临床工作需要购置昂贵的设备和药品。第二个困难是人才,这门学科需要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放射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背景,急需复合型人才,在美国和中国都是一样。第三个困难是需要工业界的支持,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中间需要工业界作为桥梁,而中国在这方面恰好比较“脆弱”,这对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临床诊断非常不利。
对此,张宏也表示赞同。一方面,国内放射化学发展缓慢制约了分子影像学的发展,目前能够培养优秀的放射化学专业人才的单位不多;复合型人才也相当稀缺,因为分子影像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涉及物理、化学、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甚至涉及计算机和软件。
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互脱节。国内各医院或研究机构已经有100多台PET仪器,但存在着两极分化的问题:医院的PET仪器绝大多数被用于检查病人,用于开展研究工作的并不多;而在专门的研究所或大学,PET又几乎都用于基础研究,如细胞研究和动物研究,和临床接不上轨。“既能够开展基础研究,又能够开展临床研究的单位非常少。”张宏告诉记者,目前分子影像主要作转换研究,即从基础研究中发现一些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技术和方法。转换研究离不开基础研究,也离不开临床应用,但目前很多地方都是脱节的:只作临床研究会重复,无法将这种技术提升;纯粹的基础研究怎样推向临床也是个问题。“分子影像学从基础到临床的链不能断,目前很多地方都断了。”张宏深有感触地说。
面对这种情况,张宏认为,国家倡导大学的医院必须是研究型医院,这为解决分子影像学的困境指明了一条途径。“大学的医院一定要肩负起研究型医院的责任,通过开展研究,提高临床水平,而不是日复一日地进行临床检查。”张宏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说,如果大学的医院仅仅做临床,或者仅仅搞研究,就失去了研究型医院的意义,会落后于时代和国家的要求。可喜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也在努力将基础和临床结合起来。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并没有像美国、日本、欧洲那样,有一个专门的分子影像学术组织,所以目前只能依靠各单位,包括大学医院和研究所自身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来推动分子影像的发展。“并不是说,没有学术组织,就不努力了。”张宏说,这是个新的领域,所以国内外差距并不像其他领域那么大,对中国的研究者来说,要抓住新学科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赶超国外的研究水平。国内若干个科研单位和医学院都在坚持自己的研究来紧跟国际水平。“在这一点上我们责无旁贷。”张宏说。
中国仪器的市场探索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单保慈已经是第5次来杭州参加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了。该所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仪器,品质和国外大厂的仪器没有差距,价格还更便宜,售后服务更加齐全。“参加这个会议主要是了解现在应用的情况,改进我们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可能大家作研究时有些特殊的要求,我们在做设备的时候把这些加上,更能适合用户的要求。”单保慈这样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然而,他们的产品起初只是一个科研项目的附带成果。在中科院高能所,单保慈所在的课题组主要作医学影像研究,由于经费有限,不可能花几百万元买一台PET仪器,他们只好自己想办法,申请了中科院的设备研究项目,自己研发出PET仪器用来做实验。后来他们发现,市场对PET有需求,自己研发的实验设备可以做成产品。
但当他们试图进入市场时却发现并不似想像中顺利。国内科研机构和医学院都喜欢购买国外大厂的产品,花大价钱也没关系。
单保慈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主要精力还是作科研,没有公司也没有市场营销人员,所以将来可能通过出售知识产权的方式,把这个产品转让给其他公司去做。他们做得很成熟的是用于小动物的PET,可以提供给科研机构使用,其精度高于临床用PET。这也是国外大厂不太关注的领域,因为临床用PET市场大、利润高,所以小动物PET的市场就被大厂暂时搁置一边,没有被大面积占领。但由于动物分子影像设备市场小、门槛高,国内很多公司不愿意涉足,单保慈还是担心这项技术不能很好地转移出去。
不过,因为设备本身价格低,维修保养费用又远远低于国外大企业的标准,单保慈认为,中国的PET可以瞄准国外科研机构的市场,走一条从外向内包围的道路。
尽管临床用PET已经被国外大公司占据,但单保慈他们还是通过申请国家“863”计划项目,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的乳腺癌分子影像设备。“应用于人的分子影像设备在销售时情况会好些,但我们的销量还是远远小于国外产品。”单保慈认为,阻力很大,要占领市场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编辑: xiaoyan 作者: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