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薛敏教授: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当因“人”制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2-06-06 15:33 文章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点击次数:

丁香园通讯员: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一直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们关注到您在湖南省首创使用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可否请您谈谈腹腔镜在妇科肿瘤方面的应用现状?

薛敏教授: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宫颈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的,上升的特点就是患者年轻化。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宫颈癌作为病因明确的疾病,一直被认为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那么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如此之高,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发达国家,宫颈癌在三大妇科肿瘤里排名第三位,而在我们国家始终居榜首。在台湾,一个两三千床位的医院,每年宫颈癌不到50例,而我们的一个大型医院,每年都是几百例,专科医院就更多。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宫颈癌普查工作还没有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在宫颈癌的预防方面还做得不够。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妇科医生,如何来治疗这个疾病,也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重点。将腔镜运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我们医院最先在湖南省开展此类手术。然而,仍然有很多为题亟待解决:

第一,腹腔镜的规范问题。在以前普通妇科医生一般不做妇科肿瘤手术,而妇科肿瘤医生又不做腔镜,而现在普通妇科医生不做妇科肿瘤手术就认为水平不够,这是否妥当还有待商榷。

第二,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预后。由于腔镜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历史尚短,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病例和足够长的时间去判断应用这种治疗方法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等与常规手术是否相当,所以对于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预后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观察。

第三,手术并发症。宫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是否会引起肿瘤扩散、是否会造成肿瘤分级的上升、电与能量的使用是否会增加其他手术并发症,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第四,因人制宜。这里的“人”有两重含义,第一重是指“患者”,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还没有很多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支持,所以,这一手段是否会在肿瘤治疗界流行尚无定论。当然,它作为一种微创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外科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医生,一定要把握好患者的适应症。另一重含义就是“医生”,评价某种治疗方式是否有效,除了对症,还需要操作这个手术的医生对这种治疗方式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每一个医生都应该清楚自己适合做哪些手术。

丁香园通讯员:2012年3月14日,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新的宫颈癌预防和早期筛查指南。在新指南中,不再推荐女性每年进行宫颈巴氏涂片检查,而是根据年龄,21~29岁的女性应每3年进行一次巴氏涂片检查,30~65岁的女性应每5年进行一次巴氏涂片检查和HPV检查。您对此有何看法?

薛敏教授:在国外,有人将HPV感染比喻为“女性生殖道的一次感冒”。美国在HPV检查方面就做得很规范,根据年龄,21~29岁的女性应每3年进行一次巴氏涂片检查,30~65岁的女性应每5年进行一次巴氏涂片检查和HPV检查,这是比较科学的。

实际上,年轻女性患者,特别是在性活跃期,HPV感染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将HPV感染比喻为“女性生殖道的一次感冒“,我认为是非常形象的。如果我们过分强调HPV感染的危害性,把hpv感染等同于宫颈癌,很容易造成患者恐慌的心理。

之前我和其他同行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国家很多私立医院强调从有性生活开始就进行HPV检查,常规进行宫颈leep术,相信女性到70岁的时候就没有宫颈了。当然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在里面,但是也反映了我国现在部分医院包括民众对HPV检查的一个认知上的误区,所以,规范的宣传是很必要的。

作为医生,我们需要向患者传递HPV检查的必要性,但是在强调其必要性的同时还要让患者正确认识。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基层医生和基层群众的知识普及,并规范私立医院。

丁香园通讯员:对于癌症,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早诊断、早治疗。当然,我们更希望的是防范于未然。据了解,早在2006年,宫颈癌疫苗就在美国最先上市,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支针对癌症的疫苗,如今已登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但是尚未进入内地。您认为宫颈癌疫苗迟迟不能登陆内地的原因是什么?

薛敏教授:众多女性面临宫颈癌威胁的时候,作为世界上首个癌症疫苗--宫颈癌疫苗,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极力推动和普及,然而却一直未能在中国大陆得到应用,世界首支针对癌症的疫苗--宫颈癌疫苗佳达修(Gardasil)于2006年首先在美国上市,并随后陆续登陆英国、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却始终未进入中国大陆。宫颈癌疫苗之所以“迟到”,有一个说法是“其尚未完成在中国的注册审批程序”。疫苗注射作为一级预防手段,被世界公认为是消除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宫颈癌视为最有可能被消灭的癌症。我们也希望早日看到宫颈癌疫苗在中国内地上市,当然,在上市之前,我认为出台相应的规范是必须的。

丁香园通讯员:本次培训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推动肿瘤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和个体化,从妇科肿瘤方面来说,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妇科肿瘤的“标准化“和”个体化“呢?对于临床经验尚浅的青年医生,如何平衡“标准化”和“个体化”的关系?

薛敏教授:在国内的各种学术会议上,我们总是在宣讲解读国外的指南、规范。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什么在制定规范和指南时总是没有中国人的声音?我认为,在国际上我们没有话语权,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多很好的临床资料提供做研究。而由于种族、环境的差异,国外的指南并不能完全适合国人,我们希望用国外的指南和规范为指导,制定出适合中国人的诊疗规范。

回到正题,肿瘤治疗一定是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的,特别是妇科恶性肿瘤。我举个例子,卵巢对于女性来说,不仅仅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她是女性的“生命腺”,卵巢对于女性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器官本身的意义,她担负着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及女性内分泌功能。所以,如何为一个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除了要从疾病出发考虑疗效,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患者的年龄、患者对于生育的要求等。但是,个体化也不能违背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总体来说,个体化的原则是在规范化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病情、个人意愿,进行适当个性化的治疗。

丁香园通讯员:好的,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

薛敏教授个人简介:

薛敏,女,湘雅三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内著名妇产科专家、湖南省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会委员,湖南省围产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医师杂志》和《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南大学学报等编委。主持了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主编专著5多篇,发表专业论文数七十多篇。
 

编辑: zhouj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