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000

2015.09.23 王辰院士:临床医生都应是研究者

是研究者。”王辰认为,应在此前提下,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着意于打造专业化的临床研究队伍和专业化的数据信息、医学统计、生物标本库管理、物流后勤队伍,改变兼职作坊式、游击队式研究现状。在王辰看来,发展我国的临床研究,要打造专业化临床研究平台,建设成规模的临床基地、规范的临床生物标本库、专业化的临床数据库等,同时加强院际多中心

2008.04.10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简介

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在大会上,秦叔魁教授作了“黑色素瘤的化疗与生物化疗”的专题报告,郭军副教授作了“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生物化疗、靶向治疗及多学科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通过研讨,与会专家达成如下共识: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2016.09.06 CSP2016:汪作为副教授谈​双相障碍的早期识别

系列研究。我们现在都说精准医疗或个体化医疗,希望能够从遗传或者神经影像学方面发现一些生物学标记物。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进展不是很理想,因为很多研究

2008.10.04 丁香园通讯员采访汤一苇教授

,是一种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丁香园通讯员:听说汤教授也知道我们丁香园,能谈谈您对丁香园的看法么?汤一苇教授:我是去年在上海参加肺科会议时了解到丁香园的,当时

2007.09.07 感染专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消涨规律的长期追踪研究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510010) 石玉玲 李亚南 李林海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曹 诚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段朝晖    连续3年追踪检测了41例临床诊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病毒抗体。结果表明:使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在第7天检出

2008.07.17 中国神经化学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神经化学会理事薛启蓂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实录

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一定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像我本身就是搞临床的,为了搞研究我和中科院化学所、遗传所、生物物理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分子生物学所都有很好的合作,好的方法学...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兼任神经系统分子疾病中心顾问。专长神经系统代谢性、遗传性和变性疾病、以及各种神经-肌肉疾病的生化和分子生物

2016.11.25 专访王辉教授:感染病诊治要培养「送检文化」

, 强化参与度京港感染论坛已经举办了五届,组委会在这五届的筹办过程中不断思考怎样可以使会议落到实地。回顾过去十几年,国内的相关会议很多,临床微生物的进展也很大...仪器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丢掉对细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根据细菌的流行病学来推断可能的致病菌等最基础的专业能力。不管未来技术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人的力量都是

2016.01.29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风湿病的再认识

、溶血性贫血也时有发生,其中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血栓栓塞。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 0.6%~13%,发病机制可能与 IVIG 增加血液粘稠度、被动输入Ⅺa 等生物学活化

上一页 1 2 3 ... 118 119 120 ... 123 124 125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