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000 条
2018.12.04 陈功教授:结直肠癌寡转移及其治疗
ESMO 指南率先提出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疗策略,将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四个组并给出相对应的治疗方式。2016 ESMO mCRC 共识中最显著的改变是将四期肠癌以寡
2018.12.04 CSCO 2018 | 朱骥教授: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及亮点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增——高强度治疗获取更好的肿瘤退缩第一,化放疗期间增加药物。标准治疗中,放化疗同期会使用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等药物,是否要采用联合
2018.09.26 CSCO 2018 | 梁军教授:肿瘤患者早期镇痛理念与进展
重要地位。从神经生理机制角度,看癌痛早期治疗的意义在疼痛产生机制的研究中,疼痛闸门学说和中枢敏化学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学说。疼痛闸门学说指出,有害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释放致痛因子。致痛因子通过激活不同的受体,使伤害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粗神经纤维和细神经纤维两种不同的神经纤维传导至中枢进行整合。粗纤维在伤害产生时将刺激
2018.06.21 IHBPSF 回眸 | 综合会场(2018-6-15)
会场的发言告一段落。来自五湖四海的肝胆胰学科大咖从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到一线诊疗等多个角度为听众描绘了人类对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绵长画卷,也为每一位临床工作者的抗癌之路
2018.06.09 2018 ASCO | 丁培荣教授:LYNCH 综合征和结直肠癌的诊疗进展
是遗传性肿瘤筛查与诊断的新策略。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选择性非手术治疗当前直肠癌治疗的一个热点是新辅助放化疗后选择性非手术治疗。约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的患者在新辅助放
2018.03.29 瑞金医院脑起搏器医保政策解读会
电刺激)已正式被纳入医保名录。这一惠及民生的政策一旦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帕金森病的诊疗格局,让更多深受帕金森病困扰的患者享受 DBS 疗法带来的幸福生活
2016.09.07 ERS 2016 专访林江涛教授:重症/难治性哮喘流行现状及个体化治疗
后患者遇到外界各种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反应性下降,减少哮喘的发作及急性发作导致的住院和急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部分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可以明显减少日常维持...应该首选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原因是热成形术治疗后能够把平滑肌靶点阻断,这样就不让它出现收缩反应,外界任何刺激都不会导致支气管的过度收缩,减少急性发作。术后
2018.09.30 冉玉平教授:皮肤镜—皮肤科医生的必备利器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与华夏皮肤影像人工智能协作组共同主办的「2018 年度协和皮肤影像诊断学习班」于 8 月 24 日在北京举办。与会期间,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冉玉平教授接受了丁香园专访,并中分享了其既往参加「皮肤镜世界杯」的参赛感想以及未来皮肤镜影像在皮肤科领域的发展态势。ccvideo勇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