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578 条
2019.11.14 王玉芳教授:关注患者用药史,及时判断药物性肠病
、肠道菌群的变化刺激下,诱发了过度失调的免疫反应。未来发展将集中在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比如目前正在开展的各类粪菌移植和各种炎症通路上。关注患者用药史,及时判断药物性肠病因为很多药物也可以造成IBD类似的内镜及病理表现,接治肠道损伤、有溃疡的患者时,需保持警惕并询问患者的用药史。最常引起肠道损伤的是非甾体抗炎药
2018.10.23 CSD 2018|冉玉平教授: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经验
菌种才能针对性用药。科学治疗常见真菌感染性疾病,提高患者依从性而降低疾病复发率谈及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尤其要把握难治性甲真菌病、手足癣等常见病的用药,在治疗...物治疗。在甲真菌病的外用药物治疗中,除了霜剂还需考虑使用甲涂剂,效果会优于单纯使用霜剂。除药物以外,激光治疗能有效地清除真菌、使患处长出新甲;但是激光治疗的疗程较长
2018.10.10 CSCO 2018 | 林根教授:肺癌免疫治疗大有可为
,包括借助用药以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何来提前预测疗效。对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的探索不断深入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免疫治疗患者都能够从单药治疗中获益,联合治疗基于不同...也要看到,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晚期治疗的基石,未来可能与化疗一样,成为常规治疗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明确的生物标记物出现,指导免疫临床用药,免疫治疗的
2019.11.14 曹倩教授:IBD 诊疗现状及标准诊治中心的建立和发展
做到长期管理。以往主要通过电话随访进行管理,现在可借助更加现代化的手段实现规范化管理,如开发患者自我管理系统等 APP,通过 APP 记录就医、疾病的变化、用药
2018.08.13 李太生教授:中国艾滋病诊治进展及长期用药安全
感染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李太生教授接受了丁香园前线记者的采访,讲述了艾滋病(AIDS)在中国的流行及诊治情况以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对...,期待更多研究数据出炉。个体化治疗提高 HIV 患者的长期用药安全性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必须要兼顾疗效和安全性。根据不同药物发生毒副反应的特点和时间点不同
2018.10.10 CSCO 2018 | 潘宏铭教授:「癌痛镇痛+营养治疗」应成为抗肿瘤综合治疗的「锦囊」
规范化治疗依然任重而道远。影响癌痛镇痛治疗的主要因素癌痛患者未得到有效镇痛的原因来自两方面: 一是医务人员对癌痛治疗重视不够, 对镇痛药物及辅助用药知识不足...、ESMO 指南有关成人癌痛要求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后依据疼痛程度,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按阶梯用药
2019.01.23 《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第 2 版在京发布
2019 年 1 月 22 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编辑部策划、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第 2 版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药师协会张耀华会长,国家卫生
2017.11.25 糖尿病教育管理这一剂良方,从此有据可依! ——首个《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胰岛素注射技术、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以及卫生资源支持。自我管理处方作为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工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个体化」,真正是将 2 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