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214 条
2016.07.11 王甦民教授谈结核病诊断趋势
王甦民教授谈结核病诊断趋势:要继续努力创新并优化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即能克服病原学检测方法的不足,又可以在诊断结果可靠性方面与病原学检测达到等效水平...的困惑,都有深入交流。总的来说,大会的学术层次是很高的。我个人主要从「病原学诊断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些建议。病原学检查是目前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因为
2008.09.22 丁香园通讯员采访李若瑜教授
丁香园通讯员采访李若瑜教授丁香园:真菌类报告在感染会上,有什么印象?李若瑜教授:以前也经常参加感染病的会议,感觉大家对于真菌感染方面的兴趣还是不错的。而且现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真菌感染越来越常见,但是临床诊断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在广大医师中普及真菌防治方面的知识。我想这也是我今天报告的意义所在。丁香园:真菌
2016.07.12 第九届中美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美临床微生物年会在沪召开
春教授(中)、卢洪洲教授(右)大会发言血流感染 本专题中,美国哈肯萨克大学医学中心洪陶教授探讨了血培养阳性瓶中细菌和真菌病原体的 MALDI-TOF 快速鉴定。香港萧杰恒教授从目前的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流程出发,介绍了利用 MALDI-TOF 质谱对培养分离株及血培养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并展望了未来
2007.09.07 感染专题:重症慢性气道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菌病的临床特点
期可出现渗出影并迅速进展;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比例在后期迅速增高;早期气管镜检查可见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气道痉挛,痰液黏稠,后期气道黏膜可出现伪膜;早期真菌病原
2016.07.12 赵雁林教授谈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挑战
精准医疗在结核病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赵雁林教授:精准医疗是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对于结核病来说,目前无论是宿主、病原体,宿主和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都不够清楚...,有病原学依据的也只有 33%。所以,结核病的诊治要实现精准医疗,我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核病相关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业内人员齐心协力进一步加强,遵循循证决策
2018.09.28 彭福华教授:广东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组的成立及意义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疾病是指各种病原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疾病,病原体种类包括细菌、结核、隐球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等多达数十万种,确诊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原体种类很多,而我国南方和北方菌群的分布是有差异的,感染模式也不尽相同。譬如隐球菌病,在北方分布很少,长江以南就较多,属于华南地区的广东省
2016.09.17 第三届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国际论坛学术会议报道
主题为「临床少见/新发病原体的感染」,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严杰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陈力教授、哈医大第一医学院李用国教授分别介绍了艰难梭菌、钩端螺旋体、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布鲁杆菌相关的研究进展。图 4 教授介绍主题为「临床少见/新发病原体的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Session3 主题
2020.03.03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委会成功举办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线专题学术论坛
分享了《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广谱筛查技术》,详细介绍了免疫层析、多重PCR、Luminex、Gen expert等多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常用筛查技术及其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