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334

2017.06.21 ADA 2017 深度: 班廷奖得主「预测」糖尿病诊疗的未来

发生的两大关键原因——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尚未得到解决6、随着糖尿病心血管研究结果的陆续公布,行业相关研究和资金投入正在退出这一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问题已得到解决,而可能是相关研究已出现了财务困难。Accili 博士认为,「借助比既往更为有力的生物学工具,我们对糖尿病发病机理、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的认识

2015.12.15 CDS2015:朱筠教授谈基础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分泌科主任朱筠教授在会上发言,报告主题为《基础胰岛素的合理应用》。图为朱筠教授在大会上作...物(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HbA1c>7%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胰岛素治疗前患者的平均 HbA1c 为 8.69%,基础高血糖对 HbA1c 的

2015.12.23 于普林教授谈老年人营养支持

少症和衰弱是近期业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是在国内,在譬如英国老年医学里,老年人的脆弱、跌倒、意识障碍、胰岛素抵抗,以及经济原因造成的营养问题都是大家研究的

2015.12.12 CDS2015:邹大进教授谈肥胖的现代化管理及 OAD 治疗不佳后的治疗选择

这一问题,邹教授表明,这需要看 4 个原则以个体化对待:1. 看体重2. 看胰岛素抵抗情况3. 看胰岛功能4. 看胰岛素使用后的反应具体来说,如果患者体重偏重、胰岛素抵抗明显、C 肽功能较好,那么则应使用 GLP-1 受体激动剂。相反,胰岛功能不佳、偏瘦,这一类糖尿病人群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所以说,今后遇到口服降糖药

2015.06.26 2015 ADA: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复方优于甘精胰岛素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 Buse 博士在第 75 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报告了 DUAL V 研究的最新结果: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复方制剂(IDegLira)在 A1C 降低、低血糖风险和体重变化方面优于甘精胰岛素(IG)。这是一项 26 周、开放标签试验,旨在比较 IDegLira 和 IG

2008.12.03 姬秋和教授:胰岛素适应症新解

姬秋和教授姬秋和教授观点:当出现如下情况时,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1、已经使用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但是糖化血红蛋白仍然大于6.5%的患者2、在糖尿病病程的任何一个时期,包括一开始的诊断,如果出现非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体重下降,强烈推荐胰岛素3、对于那些难以分型的消瘦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患者,应将

2018.07.23 ADA2018:李延兵教授分享「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血糖监测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组长。来自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李延兵教授团队自 2001 年起至今,近 17 年间从事「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研究工作,在 2018ADA 年会中,团队共有五项相关研究入选了壁报展览,为此,丁香园特邀李教授对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2015.06.01 2015 ADA:胰岛素+利拉鲁肽治 T1DM 收益颇多

体重增加和低血糖是 T1DM 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副作用。胰岛素联合 GLP-1 受体激动剂对于 T2DM 患者可有效减轻体重增加、减少胰岛素剂量,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对 T1DM 患者是否也能有收益?来自 Steno 糖尿病中心的 Thomas 博士等第一次设计了为期 26 周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 40 41 42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