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24

2018.03.24 许顶立教授:心肌能量代谢在心衰中的检测及治疗进展

31 的核磁共振波谱得到磷酸肌酸与 ATP 的比值 (Pcr/ATP)。这是目前反应心肌细胞的能量储备有无异常的最佳方法。2. 其他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

2007.09.08 肺血管病:肺血管对缺氧反应的特性和机制和调控

研究中,仅有脂氧合酶代谢产物、活性氧和ATP 敏感钾通道的变化是导致肺、脑血管缺氧反应不同的因素,从而提出用脂氧合酶抑制剂、活性氧清除剂和ATP 敏感钾通道开放剂

2008.09.13 宁琴教授:从肝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认识重型肝炎的分子免疫治疗

生肝衰竭。经典的肝细胞死亡模式分为两类,即坏死与凋亡。坏死往往继发于各种肝损伤所导致的ATP 耗竭,细胞肿胀溶解,导致胞内容物的释放和继发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凋亡为ATP 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细胞因皱缩而独立出来,染色质固缩,DNA 断裂成规律性片段,并被胞膜包绕形成凋亡小体,后者可由邻近巨噬细胞吞噬,以最大限度的

2018.07.12 肖新华:罕见新生儿糖尿病的分子诊断与药物治疗选择

染色体的父系单亲等二体(UPD6);(2)父源性 6 号染色体长臂的不均衡双拷贝;(3)6q24 关键基因片段的甲基化缺失。本研究围绕 15 例 ATP 敏感性

2014.06.08 林桐榆教授:临床研究一定要做出中国特色

ATP、GTP方案等,这些方案都是新一代的方案,都证实了这个分期系统不错。目前这个研究的缺陷就是这只是中国的研究,没有国外的参与。通过今年的ASCO

2019.06.06 专家齐聚,共话心肌炎心衰

吃一点 ATP 磷酸肌酸。感谢阿尔法西格玛公司提供这么好的学术平台,让成人与儿童的心脏科医生能聚到一起,共同探讨心肌炎心衰等心脏疾病,分享学术经验,交流治疗心得体会

2012.11.21 中国心脏起搏事业50年

临床应用。1989年第三代ICD增加了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心律转复、高能量电击除颤三个层次的治疗功能,以及抗心动过缓的支持性VVI起搏功能。1993年

2007.11.16 邹大进教授:脂肪细胞分化异常--2 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以及一些与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如SCD1、ATP柠檬酸裂解酶和甘油三磷酸脱氢酶基因等的表达显著降低,同时脂肪组织分泌蛋白如脂联素、血管紧张素原等表达也明显降低,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