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000

2008.11.08 刘峰教授:脂联素生物活性调节与信号转导研究新进展

刘峰教授:脂联素生物活性调节与信号转导研究新进展

2019.07.24 负「重」前行,不忘初心——共话重症患者液体复苏

28 日及第 90 日,使用白蛋白的患者与使用晶体液的患者死亡率并无统计学差异,但使用白蛋白的患者通过纠正低蛋白血症保护了器官功能,并且减少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盛会,如何为重症患者制定液体复苏方案以及如何应用白蛋白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此次大会上,东西方重症医学界的专家将为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为广大重症医学界的年轻

2018.10.10 CSCO 2018 | 林根教授:肺癌免疫治疗大有可为

的免疫治疗的 biomarker 包括 PD-L1 表达、TMB、错配修复蛋白、微卫星不稳定型等等。这些标志物都或多或少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今后可能在不同的层面... EGFR 突变病人可能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林根教授认为目前在临床中应该慎用,但是以后需要区分 EGFR 活性突变的不同类型,进一步细化,例如区分

2019.11.14 曹倩教授:IBD 诊疗现状及标准诊治中心的建立和发展

的 IBD 患者在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探讨、交流。第二,会议上多位专家对即将在中国面世的新型生物制剂做了重点介绍和阐述,使与会者能更好的了解并使用这些新型生物制剂。第三,设置疑难小肠疾病讨论会,对全国各地收集的疑难小肠疾病病例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炎症性肠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齐头并进炎症性肠病

2019.11.14 2019IBD大会人物专访:田丰教授、沈骏教授、顾于蓓博士

治疗还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患者的依从性不佳。一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够,所以对常用的一些药(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还存在恐慌与抗拒心理,不能很好地依医嘱做相应治疗。另一方面是IBD造成的经济负担较重。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有限,期望未来IBD的治疗,包括生物制剂的使用能纳入到医保范畴内,让患者有更大的受益

2019.11.14 王玉芳教授:关注患者用药史,及时判断药物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临床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方向目前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均已进入生物制剂时代,大量关于炎症通路的基础研究为靶向各种炎症通路的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2012.09.27 蛋白组学研究技术---欧易生物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继基因芯片技术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检测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除了酵母双杂交、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等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工具。蛋白质芯片技术具有平行、快速、自动化的优点,并且检测到的平行数据误差更小,更准确,这对于高通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对于生物学、临床检验医学、遗传学、肿瘤学等多学科

2019.06.20 大数据时代的肿瘤精准治疗 ——首届中德癌症研究双边学术研讨会召开

、胰腺肿瘤、颅脑肿瘤、消化系统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免疫治疗等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旨在加强中德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实质性科研...据中心和精准诊断中心,在肿瘤精准医学领域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是德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致力于分子肿瘤学、转化医学研究以及癌症精准化治疗,拥有欧洲

1 2 3 ... 123 124 125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