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宁社长:以学术引导科技期刊的经营
游苏宁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公务繁忙,能见到他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有幸与他在同一会场,找到他并不困难。每逢会议的间隙,他总是被一群人围着,无论是谈论工作细节或是生活琐事;他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熟悉或不熟悉他的人。这让我想起他后来对我说的一句话,提高办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长或者总编的人格魅力,这是吸引大家团结作战、吸引优秀稿源的重要因素。
丁香园编辑采访游苏宁社长
国力强盛 出版业将王者归来
优秀稿源的流失无疑是中国期刊人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当中国政府对研究的投入日益增加、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界的作用日益增大时,国际性的名刊和跨国出版集团大举进军中国。他们不仅将中国看作出售期刊的市场,更看成研究成果和优秀论文的重要来源地,通过各种优惠条件努力吸引中国研究人员将最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他们的期刊上,再将期刊销售到世界市场,获得高额利润。2008年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名校被迫接受了爱思唯尔年均15%的提价方案,爱思唯尔每年在我国高校销售的数字出版产品已达1800万美元。基于奖励以及晋升的考虑,中国顶尖的研究者经常选择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为了重新得到自己研究论文有限的阅读权,国人却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订阅费。 (引自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的追求和出路》)
游苏宁社长坦言,当下,一味要求中国的科研者将他们重大的研究成果及优质论文投到国内期刊是不现实的,他半开玩笑说道,现在有多少专家能像居里夫人一样,在发现金属镭之后,用波兰文写成论文投回自己的国家?所以,还是应该从根源上杜绝这种情况。国内的高校、医院现在都多少有点“崇洋媚外”,在激励政策上非常不平衡:一篇文章发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单位会奖励数十甚至上百万,而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则是毫无反应;到了晋升、评职称的时候,评委眼里也只有国际期刊的身影,这就造成了国内“唯国际期刊马首是瞻”的大环境。
游苏宁是一个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人,虽然他没有留过学,但是多年来,他每天坚持晨读英语,所以现在能在国际舞台上与老外出版商们轻松侃价理论,也通过他的勤奋成为“韬奋出版新人奖”最年轻的得主之一。对于国内出版业的现状,虽然他也感到危机四伏,但是从来没有放弃改变现状的决心。即使国内优秀论文流失海外的现状一时间改变不了,但之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已经开辟专栏,介绍在“国外发表的优秀中国论文”,让更多的国内同行也能了解这些流向海外的优质论文。
同时,他也并没有对中国的期刊行业失去信心。他笑容满面的说,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精英纷纷涌向国外,有人说人才流失,国将不国,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这些人才纷纷回归,回来晚的甚至成了“海待”;中国期刊的发展也是类似的,期刊的发展与科研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期刊发展也将水涨船高,呈现出王者归来的态势;而优质论文流失的现状也最终会改变。
再次,作为一个在出版行业工作多年的编辑,他认为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加大对科研的资助、提高科研水平,才能间接提高刊物的质量和竞争力。曾经有人在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上提问:我有一个重大研究成果,我是将它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还是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更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呢?当时,游苏宁的回答与一位国际出版商是如此的相似:期刊只是内容的载体,就像衣服一样,只是外在;文章的价值,还是在于自身,只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改变你的一生,而不是发表在何种载体的期刊。
人格魅力 主编吸引优质稿源
对于提高刊物的质量,游苏宁的回答似乎与其他行业内人士略有不同,除了吸引优秀论文和制定准确定位,他更强调社长/总编辑的人格魅力;一个期刊的负责人在他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是否具有吸引人的力量,是能够影响到期刊的读者群和投稿人的,影响到他们是否愿意将优秀的稿件投到这个期刊以及阅读这份期刊。游苏宁社长笑言,在中国谈人格魅力是一件比较不切实际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且不谈作为首届“韬奋出版新人奖”得主、“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仅从每次会场上他谈笑风生、游刃有余的风格,游苏宁社长身上的人格魅力已是不言而喻的。
在游苏宁社长的带领下,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整个团队展示出别样的活力。出席国内外出版行业会议,二十人的团队思维活跃、面貌整齐,总能引起同行的赞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官方网站( http://www.medline.org.cn ) 总是保持动态更新,报道杂志新闻、学会动态、编辑学研究、政策与规范等,展示他们在出版行业的辛勤耕耘。
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让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截至2009年8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期刊已达122种,形成了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系列。这122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1982年,中华医学会首开与美国医学会合作办刊的先河,编译出版了《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文版》,《英国医学杂志(BMJ)中文版》也于1998年问世,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医学界的学术交流。
自力更生 以学术引导科技期刊的经营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国家准备将绝大部分科技期刊归入“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游苏宁认为不妥,他建议国家将学术类期刊纳入“非营利性公益性事业”实施管理:对科技期刊实施有效的专业管理和宏观调控,设立国家科技期刊专项基金,实施重点扶持;科技部、中国科协或国家基金委应设立专项基金,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家基础、前沿学科中具有领先水平的重点学术期刊的发展,特别是应重点扶持不同学科的“领衔”期刊。
为了防止期刊在改制之后出现稿件质量下滑的现象,游苏宁倡导的是“以学术引导科技期刊的经营”。他认为,科技期刊开展经营活动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可以寻求多种途径开展多样化的经营活动,比如刊登信誉好的医药企业的广告、临床试验的信息、利用已有信息编辑图书、出版增刊、出售论文的单印本和抽印本、出售全文光盘等,在坚持正确办刊方向、确保期刊学术质量的前提下,依靠多种方式让期刊更好地生存下去。
力争上游 投资三千万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在全球科技日趋数字化的今天,数字出版代表了21世纪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为了确保行业领先地位,中华医学会投资三千万建设了中华医学会信息管理平台,自主开发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用,免费向122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提供全方位服务,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 http://www.medline.org.cn/
个人简介:
游苏宁,1962年出生,编审。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编辑学报》及《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2002年获得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 2006年2月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惟一代表获得我国出版行业的最高奖——国家首届“韬奋出版新人奖”。2006年7月荣获“第四届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2007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优秀出版人物 ”及“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08年底荣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现任科技部“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总体组成员,科技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执行组长,中国科协第七届常委会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医学科学技术综合专题研究”专家组成员。已发表编辑学研究论文逾百篇,是全国多所著名大学的教授。
编辑: xiaoyan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