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会议

CDS2015:匡洪宇教授谈T2DM 胰岛素抵抗现状与对策

作者:cici    2015-12-22
字体大小:

2015 年 12 月 10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CDS)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会议「GLP-1 受体激动剂论坛专场」研讨会上,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匡洪宇教授对「中国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现状与对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胰岛素抵抗的现代认知:从微观到宏观

人们对胰岛素抵抗的认识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初细胞水平相关机制(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外基质、内质网应激)参与,到全身组织器官参与,最后认为胰岛素抵抗与一些疾病存在广泛且密切的联系,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

然而,胰岛素抵抗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保护机制,能使细胞免受能量应激损伤。胰岛素水平过高时,刺激大量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摄入细胞,产生一系列的能量应激损伤。

胰岛素抵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面临着远比高血糖更加复杂的境地。在 2 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素抵抗贯穿全程,高胰岛素血症是常见问题。血糖从最初正常至糖代谢受损,发展为糖尿病,最后至血糖失控、出现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前期由于β细胞过度分泌胰岛素,导致代谢性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中期,由于补充胰岛素治疗,可能导致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地位及中国患者的现状

超重、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等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如高血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外周血管病变、肝炎及肝硬化、高甘油三脂血症、腹内脂肪增加、神经病变、心肌病、血栓风险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β细胞功能失代偿导致 2 型糖尿病发生,进而引起微血管并发症;同时胰岛素抵抗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应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及时干预,以延缓 2 型糖尿病的进程及减轻血管并发症。

研究表明,正常体重人群中,亚洲人比白种人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并且,与欧洲人群相比,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体脂百分比较低,但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高。亚洲人群中,相同体脂百分比时,中国人群的胰岛素抵抗更严重,且 6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临床如何评价胰岛素抵抗

临床中,判断胰岛素抵抗的最常用测量指标为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腰围也是评估中心型肥胖最简易的方法,女性腰围 ≥ 81 cm、男性腰围 ≥ 87 cm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更严重。而空腹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2011 年的 Banting 奖得主 Barbara E.Corkey 教授在获奖演出中指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病因,而非结果」。

艾塞那肽对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的改善作用

匡教授指出,降糖药物中,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DPP-4 抑制剂以及 GLP-1 激动剂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α-糖苷酶抑制剂和 SGLT-2 抑制剂对胰岛素抵抗无影响,而磺脲类、格列奈类和胰岛素能加重胰岛素抵抗。

GLP-1 受体激动剂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是,GLP-1 受体在体内广泛分布,GLP-1 除了作用于胰岛外,还可作用于胰腺外组织,包括脂肪、肌肉和肝脏等。GLP-1 受体激动剂能够增加葡萄糖摄取,抑制肝糖输出,增加肌肉、脂肪等组织的胰岛素信号转到系统,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研究证实,艾塞那肽作为 GLP-1 受体激动剂能够持续有效降低体重,减小腰围,显著减少内脏脂肪,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 BMI 和改善空腹胰岛素水平及 HOMA-IR,通过多重效应减轻胰岛素抵抗。

总结

匡教授最后总结到,胰岛素抵抗在 2 型糖尿病发病及疾病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更严重,需及时干预。尽早使用 GLP-1 受体激动剂能,以全面改善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和因素。

编辑: 杨茜    来源:丁香园

       关注后,回复绑定得 5 个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