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俊教授专家讲座-ERCP与消化系疾病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07-19 23:56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李初俊 ERCP 消化系疾病 点击次数:

Q:想请教李教授:
1.超声内镜在早期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如何?
2.威尔斯亲王医院在超声内镜方面主要开展哪些诊疗项目?
  谢谢!


EUS优于其他现有的检查手段,如果技术水平过关的话。
威尔斯亲王医院开展了诊断、FNA及胰腺假囊肿的穿刺引流等。

Q:感谢李教授,我想向李教授请教一下消化道间质瘤的内镜下治疗,比如圈套器套扎电切,其具体的指针是什么?如果是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什么情况能切?什么情况不能切(当然前提是完全切除)?
还有就是李教授能否介绍一下超声内镜对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


我一般只切除来源于黏膜肌层的间质瘤。
来源于固有肌层者不主张内镜下电切,因为极易于引起穿孔。但可有选择地采用套扎的办法。

Q:感谢李教授在百忙之中来到丁香园
感谢丁香园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我有个问题想向李教授请教:
返流性食管炎的内镜治疗目前国内外的开展状况如何?效果如何?
据我所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消化内科曾经开展过这项技术
但远期效果不满意~
国内还有哪家医院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效果可靠吗?
您认为内镜手术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前景如何?或者除此之外有何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多谢!再次感谢您!


各种内镜下的治疗的远期效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北京方面做得比较多,可能更有经验。
我们也是国内最先开展内镜下治疗的单位之一,我在治疗病例的选择上持较谨慎的态度。
射频治疗或许效果会更好,不过没这方面的经验。

Q:李教授:您好!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
1.
所谓内镜所到之处无处不在发炎,我们在给患者下诊断的时候,即使是正常的患者也给打上慢性浅表性胃炎(I级),这样的诊断是否合理?
2.
如果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实际上可能是局部有萎缩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下诊断?
3.
目前对于食道贲门失弛症的患者有无治疗新进展?

谢谢!


严格来说,许多的所谓慢性胃炎应当报为正常或大致正常,应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范围。

考虑为慢性胃炎伴萎缩,真正的萎缩性胃炎是不多的。

球囊扩张可能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效果也是挺好的。

Q:李教授您好!
我是血液科医生,我们曾经有个病人在骨髓移植后出现严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间断血便,暗红或鲜红,常伴有条索状的凝血块(当时曾怀疑肠粘膜脱落),急性发作时曾在半小时内出血量达1800ml,当时急诊DSA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点,
我想请问李教授:
象这样的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在确定出血位置以及止血治疗上,肠镜使用的指征以及注意事项。谢谢。


当出血量较大时,往往因肠腔内充满血性物而使肠镜无法观察。不过有时也只能试一试,努力一下。若能找到出血的原因、出血部位,或能止血,或为其他治疗指明方向。只好周围循环稍为稳定,便可试行,不必非等到完全稳定,病人可能已没有这个机会了。

Q:请问李教授:
乙肝阳性的和常人公用一套内镜会不会传染啊?


严格消毒便可避免,应可避免。
如会传染,那将是极为可怕的,国为HbsAg阳性的患者毕竟很多,还有那些肝炎患者。有条件者分开使用可能更为保险。

编辑:西门吹血

< 上一页
分页: [1 ]   [2 ]   [3 ]   [4 ]   [5]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李初俊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