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及手术讨论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1-07 18:00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鼻内窥镜 微创外科 腺样体切除术 手术技巧 点击次数:

术毕照片。

网友[doctortao]:

我手术时从鼻腔用0度内镜明视下然后经口用刮匙进行刮除,一般都能刮除干净,体会:第一,肩下垫肩垫及头部体位的调整对手术术野的关系非常大,应及时调整头部以适应术野。第二,此手术看似简单,但想做好是非常难。

网友[ruanhongw]: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我院已经开展10余年,孙文海教授曾在1999年发表一篇论文(鼻内窥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9 第3期)讨论这一问题。后来我们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技巧》术中也介绍了有关的经验。

最近我读到《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第二期,林忠辉教授写的一篇讲座提到“腺样体切除一定要在鼻内镜直视下进行”。

我现在在想一个问题:难道一定要用鼻内镜吗?我不怀疑用鼻内镜可以看到鼻咽部,但并不是一定。用刮匙,无论如何用不了5分钟就可以完成手术。为什么一定要用内镜和吸切器?传统的手术方法真的并发症很多吗?

如果病人特殊,另当别论。如果医生手指太粗短,也可以用。

正常时为什么一定要用呢?腺样体切除术后为什么会再长出来?恐怕与免疫调节有关。

只有有足够量的好的临床对照研究,我才可以相信何种方法成为“一定”要用的,迄今我还没看到。发达国家也没这样普及。

中国的医生好跟风,好盲目求新,我想应该泼泼冷水。内镜、吸切器、膨胀海绵、控制性低血压、要延长多长时间?增加多少费用?如果再加上鼻甲切除就更有问题了,小儿的鼻甲可以随便切一点去吗?是否一定要切?屠规益教授和韩德民教授提出过一个问题:医生的需要,还是病人的需要?这是个很要紧的问题。建议大家考虑一下。

网友[怡梦飞扬]:

对于目前流行的内镜切除腺样体的各种办法,我都做过,体会如下:

1、 经口70度内镜切除法:对鼻腔影响较小。10岁以下儿童均可采用。手术全麻下实施,手术时,一般先行扁桃体切除术,充分止血后,经两侧前鼻孔各插入一根小儿用导尿管,从口中引出,将软腭拉起。经口70度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时,通过调整切割器角度,可以完整切除突入后鼻孔,以及鼻咽顶部腺样体;通过调整摄像头与内镜连接的角度(反转180度),可解决视野中正常解剖结构倒影的情况;内镜直视下,保持视野与患者正常体位一致,可尽量避免组织切除较深情况的发生;切割器从腺样体边缘向中线依次切除,可防止咽鼓管圆枕被损伤;术后用导尿管引线出前鼻孔,用藻酸钙敷料做后鼻孔填塞,可尽量避免术后出血情况的发生,24小时剪断引线,藻酸钙敷料可自行脱落,无需清理。

尽管很多同行都不主张填塞,但是,在医疗环境如此恶劣的现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笔者仍选择了填塞。

2 、经鼻30度内镜切除法::视野与患者正常体位一致,而且与一般的鼻窦手术进路相同,符合既往内镜手术习惯,易于掌握;容易切除鼻咽顶部与突入后鼻孔的腺样体组织,偏下的腺样体组织,需要使用12度刀头切除,而且对鼻腔影响较大。6岁以下儿童,常会造成鼻腔粘连。出血较多的情况下,手术操作难度大,使用美敦力洗镜器,可以部分解决此问题。10岁以下儿童,鼻腔狭窄者,常需要一侧鼻腔进内镜,另一侧鼻腔进切割器。而且,一旦发生鼻腔粘连,部分患儿常常拒绝检查,处理更是异常困难。因此,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者,笔者不主张经鼻进路切除。

3、经口70度内镜刮除法:传统方法。体位、麻醉同上,经口腔放入腺样体刮匙,刮除腺样体后再用内镜检查,与吸割器边吸引,边切割,始终保持术野清晰,以及整个操作在直视下进行相比,腺样体刮除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笔者在切割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曾经试用过刮除法,操作异常困难。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仍主张经口使用切割器。

适应症的选择:

鼻塞,平卧鼾声,传导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发育迟缓,长期慢性鼻鼻窦炎。

经同时使用抗生素,吉诺通,鼻炎药等系统治疗,半个月一个疗程,3-4个疗程,上述症状仍不缓解者。

呼吸睡眠监测符合轻度低氧血症或更为严重的情况。

内镜检查腺样体阻塞超过后鼻孔2/3以上。

禁忌症:

笔者最小做到3周岁,6岁以下占到了90%以上。

术后药物治疗:

笔者没有常规使用局部类固醇激素喷鼻,只是部分患儿使用过。多数患儿选择的是:抗生素、吉诺通、鼻炎药等在内的系统治疗,效果不错。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和病情需要,每天用吸引器清吸鼻腔内分泌物,效果会更好。

网友[201卡]:

鼻咽部是一重要的解剖部位,腺样体刮除时一定要明确周围的解剖,有时候止血不好,可能破坏周围的骨膜或周围的血管而导致较多地出血。我们医院推崇的手术方式是:

鼻内镜引导下腺样体刮除术,一般不动用切割吸引器,术中注意剥脱组织要有层次感,明确你做到什么地步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很重要的

对于术后用药的问题,一般常规的抗生素,不用鼻腔填塞或使用鼻喷激素,因为术中的良好止血完全可以控制术后出血,而鼻喷激素还有干燥鼻粘膜的副作用,故常规不使用。

网友[wangyitie]:

我个人认为全麻气管插管,经口在间接喉镜吸切系统下做腺样体最有把握,原因有:气管插管安全;经口用间接喉镜观察不变形(相对于内窦镜),而且耳鼻咽喉科医生习惯了从镜子里观察;吸切系统经口操作时,视野不容易被血淹没。

术中发现腺样体过大解剖结构不清时,建议从正中开始,吸切掉一部分腺样体后结构往往能清楚显示;切忌对后鼻孔上缘动刀,大出血可能!


编辑:西门吹血

< 上一页
分页: [1 ]   [2 ]   [3 ]   [4]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古城快刀 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