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7-03-19 20:50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心电图 12导联 室性心动过速 Brugada宽QRS波心动过速 点击次数:

c). V1导联其它特异性模式——V1导联出现高大R波/小S波(Rs)或所谓的“W”型(见图6举例),可较为肯定的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在我们的系列中,所有出现这些模式的病例26例(5%)Rs模式,全部是室性心动过速。任何形式的差异性传导难以出现这些模式。

个人体会:注意这里的肯定仅仅是该研究的观察,能否扩展到全部病例需要大家的临床观察,推翻这些专家的结论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图6:室性心动过速时V1导联相对不常见但是高度特异的形态。上面为“Rs”波形,下面为“W”波形。这两种形态标准差异性传导时都不会出现。

d). 右束支阻滞型QRS波V6导联——正常情况下右心室肌所占重量相对较小,其对向量的贡献也较小,面向V1、远离V6。在右束支阻滞型差异性传导时,这个较小的向量出现较晚,即小的S波。右心室电压加部分左心室电压全部远离V6,产生一与差异性传导一致的QRS波模式:qRs或Rs。相反,由于所有右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来自左心室,系列不同的QRS波(qRS,qrS,rS和QS)。这就是为何R/S<1(见图7)。在我们右束支阻滞型QRS波V6导联呈RS波中74%为室性心动过速R/S<1,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只有24%。90%心电图出现R/S<1正确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P<0.001,敏感度0.73,特异度0.79,阳性预测值0.9)。


图7:V6导联R/S比率举例。正常传导、右束支阻滞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右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典型的V1和V6导联心电图波形(每一类型上方的心脏模式图显示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束支以及右心室和左心室)。每份波形左面的图文描述了每个心室对心电图的贡献。正常右心室心肌质量较小,对电压的贡献小于左心室。正常传导时,右心室和左心室几乎同步除极,导致窄QRS波。右束支阻滞型差异性传导时,右心室组分较晚出现,导致V1导联出现标准的终末小R波和V6导联出现小的终末S波。右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时,所有右心室加上一部分左心室电压朝向V1导联,远离V6导联,导致V1导联出现高R波,V6导联出现大S波(R/S<1)。

个人体会:请大家仔细阅读这节内容,经典之作,全面为大家阐述室速波形之起源,理解原理强过千百遍的死记硬背。

e). 左束支阻滞型QRS波V6导联——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差异性传导中,V6通常是单向R波伴升肢除极缓慢。不幸的是,室性心动过速时也很常见;然而,V6导联出现出现qR或QS波不见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差异性传导,这些强烈提示室性心动过速。

阅读提示:今天发布的内容有点多,希望大家仔细体会文字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不同的人阅读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收获,有些人可能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 上一页 下一页 >
分页: [1 ]   [2]   [3 ]   [4 ]  

请点这里参加丁香园论坛讨论 >>

   作者: 浅浅阳光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