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肺癌综合诊治中心:一种且实可行的专病治疗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0-11-19 21:42 文章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关键词: 宋勇教授 肺癌 论坛 个体化治疗   点击次数:

 
丁香园专访宋勇教授

丁香园:宋教授,您好,欢迎您接受丁香园专访。我觉得肺癌的流行病学方面跟不上诊断治疗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内。请您谈一下肺癌流行病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宋教授:问题确实存在,实际上我们对临床流行病学应该更加重视。每次我们去讲流行病学的时候,都是举发达国家的例子,而缺乏我们自己的数据。我想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好的研究机制。肺癌临床流行病学需要一个完整的机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许多国家,流行病学都是由专门机构来做。当然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流行病学研究机构,但主要致力于传染性疾病研究,肿瘤方面做得很少。另外,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但国家流行病学的研究方向和布局没有跟上。再有,国家可能在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投入比较少。

应该说肺癌流行病学任重道远,但要想将肺癌变成一种慢性病,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应该从基础做起,从肺癌的临床流行病学做起。举个例子:吸烟和肺癌的关系一直受到重视,现在讲中国约有3亿烟民,其实这个概念太模糊。到底有多少人属于重度吸烟?有多少人属于轻度吸烟?不做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我们不清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何为被动吸烟?接触多长时间,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为被动吸烟?这个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这些即属于流行病学的范畴。另外,我们经常讲大气污染、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肺癌的发生,但只是推测,实际上也没做过厨房油烟的暴露与肺癌的关系,没有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第三个,很多女性肺癌患者是不吸烟的,该如何来解释,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会有答案。总得说来,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开展的还很少,特别是大规模的研究,国家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研究的投入。

丁香园:您如何考虑到要办这样一个论坛?

宋教授:在本次会之前我们每年都会办一个中等规模的会议,邀请国内的肺癌专家给江苏的关注肺癌的医生作继续教育。后来我发现仅仅是在这个层面上作工作,受众的获益很有限。国内肺癌研究这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参加了国际上一些大的临床多中心研究,另外国内有些专家也在领衔作临床研究,比如说吴一龙教授、周彩存教授等,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也有了话语权。对于国内大多数医生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海峡对岸发生了什么,台湾的同道在肺癌研究的方面具有优势。本次会议我们请来的八位教授,都是台湾地区肺癌研究的顶尖高手,其中包括台大医学院杨泮池院长,他做肺癌研究很多年,发表过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我想海峡两岸能否坐在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研究进展,无论是在科研层面上,还是临床层面上;第二、台湾和大陆在医疗体制上存在差异,我们医疗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台湾前几年搞全民健保,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对于医疗模式和医疗发展可以共同交流、互相借鉴;第三、目前在国内肺癌的治疗一般还是采取单学科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很多问题。台湾地区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因此能否在专病治疗模式上有所交流。当时想了后,我们就和台湾方面的专家沟通,结果他们非常积极的响应。就在昨天晚上,与会的专家在一起讨论,对白天的会议很满意,对这个交流的平台很认可,于是当场拍板,明年将在台北继续进行第二届海峡两岸肺癌高峰论坛。衷心希望这个论坛能延续下去。另外大家还讨论了进行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而不是仅停留在会议交流的层面。比如说,海峡两岸能不能一起作临床研究。在整个亚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庞大的患者群体,为什么不能携起手来做。我们不缺乏患者资源,也有很好的科研和临床工作者,相信携起手来,我们会比韩国人、日本人做得更好。

丁香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肺癌综合诊治中心发展的历程

宋教授:关于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应该说要把它真正变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并非不能整合。现在的医学专科分得越来越细,呼吸科也分出许多亚学科。比如我作为呼吸科医生可能对心内科进展就知道得很少。但人体是一个整体,尤其像肺癌这种疾病,历来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那么当然应该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这样听起来道理是很顺畅的。但由于学科分得过细,造成学科整合起来,困难重重。另外收治肺癌患者的科室有多个,要想将这些科室真正的整合到一起困难比较大。当然国内有些医疗单位也在尝试,比如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领导的肺癌研究所,上海胸科医院廖美琳教授、陆舜教授领导的上海胸部肿瘤中心。但对大多数医院来说还做不到。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推行多学科协作的虚拟模式,不是物理上的整合,只是当肺癌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时候,我们相关科室人员才会坐在一起进行讨论。这种模式比较灵活,在大多数医院都可以推行。那么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去协调好各个科室医生之间的价值取向、利益关系等。比如,肺癌患者来就诊,外科医生讲要手术治疗,你说不能手术,那么出现矛盾的时候如何去协调?从2004年我们的肺癌中心成立到现在有6年了,运行越来越顺畅。大家发现这个模式,对各自都有好处。第一:各科的医生知识面拓宽了;第二:当一个事物摆在众人面前时,它的公正性、学术性能得到更多的保证,个人私心杂念会得到抑制;第三:通过这种方式,各自科室的利益并没得到损害,并获得了更多的益处;第四:更重要的是病人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病人花较少的费用,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治疗。

丁香园:那为什么很多医院也想这样做而没有做好呢?

宋教授:首先,从医院这个层面上要有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第二,学科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无论他是哪个科的,应该有相对更全面的知识,要有胸怀,要尽可能公正。04年我们的肺癌中心成立之后,许多医疗单位来总医院学习交流,也成立了类似的运行模式。我相信这个模式以后会更好。

丁香园: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涵义?

宋教授:其实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理念。我们现在讲个体化,与十年前的个体化已经不同了,十年前我们只是基于临床方面来谈个体化治疗。比如男性与女性的不同,肺癌分期的不同,我们给予不同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现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子标志应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当然还不尽于此。假定两个肺癌患者的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都是相同的,具有同样的分子类型,那么是不是用同样的药物效果会相同呢?其实也不一定。还有个体的差异,每个个体在药物代谢方面存在差异。同样的患者,放疗的效果也不同,因为个体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说个体化治疗是个不断变化,内涵不断丰富的概念。我想将来治疗肺癌患者,首先知道患者对哪种药物或哪几种药物敏感,然后我们还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计算出一个用药的精确的剂量,这样才能算个体化。

丁香园:肺癌突变基因相关的问题?

宋教授:这个问题很重要。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并存的时代。有人预测将来分子靶向治疗会一枝独秀,当然那是将来的事。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就是突变检测。无论是EGFR检测、还是EML4-ALK融合基因的检测。化疗也有一些个体化的基因,像通过对ERCC1基因的检测,我们能判断这个患者是对铂类药物是否敏感等。这些将来都可能变成我们的常规检测。也许将来我们看病会变得相对简单,按图索骥。现在还面临很多的问题:1.虽然知道了很多预测分子,但到底哪些更有益于临床?现在已知可应用于临床的还比较少;2.这些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现在我们对这些分子的认识还很肤浅。另外关于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3.方法学:不论对哪个分子,如果没有成熟、规范的实验实检查方法,那也将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丁香园: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

宋教授:别客气。

编辑: muoquan 作者:muoquan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