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838 条
2009.06.04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副总裁朱耀毅:复星诊断助推个性化治疗
试图通过诊断来告诉医生,哪个患者在哪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哪种治疗方法?例如,一种药品是否适用于某个患者,只有适合患者的时候才用;药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基因出现突变
2007.11.16 北美华人糖尿病协会主席叶建平教授:胰岛素抵抗的新概念
讲课之后,叶建平教授还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讲课的内容。叶建平教授本次是代表北美华人糖尿病协会应邀来参加糖尿病年会的。他是北美华人糖尿病协会现任主席,研究方向是胰岛素抵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目前就职于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潘宁顿生物医学中心抗氧化和基因调控实验室。北美华人糖尿病协会现有会员超过50人,在美国拥有
2007.09.21 唐平章教授:头颈肿瘤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保留率,并减少了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目前正在随机研究的是以紫杉醇类药物每周一次并同步放疗的方案。(4)分子靶向性治疗,即生物治疗,包括基因治疗有可能参与现有的综合治疗中来,如各种影响信号传导、凋亡、血管生成、基因调控的药物正在进入临床。P53 基因Ⅱ期临床已在国内开始,E1A基因治疗在实验室研究发现可以增强
2007.09.09 白春学教授接受接受丁香园通讯员现场采访
领先,你可以参考一下我们发表在中国药理学报、BBRC上的文章。我们针对的靶点是EGFR。丁香园:你在报告中还专门提到了基因治疗“载体”
2007.09.09 邓伟吾教授接受丁香园通讯员现场采访
生理和重症监护的讨论,因为这个对重症病人很有用。最近阶段对于基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多了,而对于呼吸病理生理的研究则少了,但实际上这一块研究在临床中,尤其是重症
2007.09.01 洪震教授接受丁香园通讯员现场实录
安全性的关注度还不够。丁香园:我们在会场听到了很多癫痫发作的机理,和治疗的思路,您认为癫痫研究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吗?洪教授:没有。我们有很多发现,比如基因
2014.06.02 ASCO2014:血液肿瘤研究进展回顾
1964年——血液肿瘤的诊断依据形态学和细胞化学;1970年代——MOPP方案(氮芥+长春新碱+丙卡巴肼+泼尼松)第一个被用于治疗晚期肿瘤,同一时期,异基因...可提高晚期NHL患者的生存期。与此同时,伊马替尼(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被成功用于CML(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2000年——基因表达谱被用于区分弥漫大B细胞
2016.09.05 ERS2016:特发性肺纤维化对吡非尼酮治疗反应的预测
型(FVC 年下降率> 10%,n = 17)两组。同时选择了 41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并测定了所有纳入对象的外周血 LTL 基因水平。研究发现,应用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