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000 条
2015.08.18 两岸三地专家经验分享:达比加群酯可将华人房颤卒中风险降至 2.24%
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廖德宁教授强调:「房颤患者其卒中及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关键。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2016.05.25 郭立新教授:糖尿病合并 OSAHS 筛查及治疗技术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以夜间打鼾、白天嗜睡为表象,患者在每晚至少 7 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 30 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5,同时出现矛盾的胸腹呼吸运动,存在呼吸暂停、低通气及气流受阻,常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片段化,常合并多系统疾病。OSAHS
2014.10.18 马新亮教授:通过早期干预代谢紊乱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所以做心血管代谢研究的我们团结起来,梦想才能够早日实现,造福人类。中国现在先富起来的城市代谢综合征出现率比较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是刚才那两篇文章国内
2012.11.21 心脏起搏器“三剑客”
Schonande公司的Rune Elmquist博士设计。而手术台上的病人Arne因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伴发三度房室阻滞而频繁发生晕厥和阿斯综合征,植入的起搏器外形为圆形
2018.06.17 OCC 2018 | 许顶立教授:心衰患者的容量评估和处理
有创检查,包括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漂浮导管检查、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超声评估、植入性肺动脉压监测等。2011 年 Lancet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通过记录肺动脉压指导心衰药物的调整,可以显著减少心衰患者再住院率。2017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公布的真实世界研究证实肺动脉压监测降低心衰
2011.09.27 Yasuhisa Fujibayashi教授专访:日本分子影像学的发展
美国分子影像学会主席、日本分子影像学会主席、国立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主任Yasuhisa Fujibayashi教授在现场接受丁香园专访,谈及... Fujibayashi教授:日本国立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PET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个PET探针用于基础研究,50多个PET探针用于
2020.01.10 全景医学影像召开 2020 妇科肿瘤 PET/MRI 病例多学科研讨会
(盆腔淋巴结阳性) 或 IIIC2 期 (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并需注明ⅢC 期是影像或是病理发现的,影像中发现的标注为「r」,病理学发现的标注为「p
2017.10.19 2017 年神经病学时间「卒中时间」天津站顺利召开
明院长致辞开幕式后是丰富的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协和医院徐蔚海教授与我们分享了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的系列研究。HRMRI 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的管壁结构,对评估颅内动脉管壁厚度、扩张性重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出血、管壁内出血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发现新的颅内动脉硬化的易损因素及介入治疗的指导策略,提出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