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熊利泽教授:一流人才要会用超一流人才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2-08-30 23:01 文章来源:2012年中国麻醉年会专刊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点击次数:

熊利泽教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教授

 

熊利泽,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兼亚澳区秘书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保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军队“十一五”专项等16项课题。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其中2项为第一完成人),国家专利9项(其中8项为第一完成人)。主编或参编著作24部,在Eur Heart J,Stroke,Anesthesi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97篇。目前担任Anesthesia and Analgesia(中文版)、《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等专业杂志副总编。

今年麻醉年会,丁香园记者对熊利泽教授进行了专访。

丁香园通讯员:熊教授您好,首先很感谢您能接受丁香园的专访,同时也祝贺您和您所带领的团队刚刚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本次年会上,您就“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这一题目发表了演讲,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围术期心脑保护对于临床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的最新进展?

熊教授:围术期的心脑损伤,在手术前,尤其是手术中和手术后,还是有一定的发生率。现有的保护措施以及预防措施,均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一旦发生,死亡率就很高。目前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寻找新的方法,我们的团队主要集中在寻找一种以预防为主的措施,比如采用非缺血预处理。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找到一些内源性的保护机制,比如像胰岛素、脂联素,以及我们术中常用的腺苷预处理等等。这些综合的措施,再结合一些传统的方法,比如低温来提高疗效。意义很显然就在于,哪怕我们能够把围术期心脑损伤的发病率降低10%到15%,就是说每一百个病人我们就能够有15个病人最终获益。同样的,即使发生了这样的损伤,我们也有这样的一些措施来挽救,不仅是预防,在治疗上也有一定的效果,这对病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很多,研究的方向也很多,但是我相信寻找机体内源性的保护机制肯定是将来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丁香园通讯员:长期以来,不少医院都一直将多种麻醉药物搭配注入硬膜外腔以达到镇痛效果。对此,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出不能只关注短期内镇痛作用,而忽视远期危害。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您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熊教授:以前有学者已经说过,硬膜外不是一个垃圾筐,不是什么药物都可以注射到硬膜外或者蛛网膜下腔。我个人喜欢简单明了的药物治疗而不是很多药物联合在一起的治疗。用的药物越多,说明这些药物越没有效果。首先,在硬膜外,我们一定要注射可靠并且更少的药物,能用一个药物达到镇痛的则肯定不用两个药物,增加药物就是增加了副作用风险。我们要从有效性和副作用这两个角度去寻找平衡,一定要关注病人的安全。短期的镇痛我就用这么一些药,那么长期的镇痛到底会对病人有什么样的影响?是药都有三分毒,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它对病人长期的预后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这些,我们现在都还不能形成一个清晰思维或者给予肯定的回答,我们作为医生要有研究的头脑和研究的意识,无论是单中心的研究,还是多中心的研究,大家共同来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继而形成专家共识,形成在这方面的专业指南。

丁香园通讯员:今年3月举行的第15届世界麻醉医师大会上,您作为上一届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常委,再次成功连任WFSA常务理事会常委,同时共有5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于布为、黄宇光、田玉科、薛张纲、俞卫锋)分别进入了WFSA下属的科学事务委员会、麻醉安全与质量委员会、章程委员会、出版委员会及疼痛委员会担任委员,您认为这对于中国麻醉学未来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熊教授:我觉得这是世界对于中国麻醉界发展的一种认可,这些事情在十年以前甚至是五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我们做到了,证明我们中国的麻醉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还不够,同志仍需努力。

同时,这也增加了一个我们跟国外交流和联系的平台,我们更关注的还是怎样向发达的国家进行学习。除此之外,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我们中国发展很快,中国在世界上崛起,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些欠发达的国家,比如我们亚洲周围的一些国家,甚至是一些非洲的国家,我觉得我们有道义上的责任去帮助那些地区的医生,去培训他们,从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通过在世界麻醉医师大会任职,给我们提供了这种联系和平台,使我们想做的一些事情成为了可能。

丁香园通讯员:在今年7月份的东三省麻醉学术会议上,您发表了题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演讲,其中您摘录了乔布斯语录中的一些话,例如“50个臭皮匠也顶不了一个诸葛亮,一流人才要会用超一流人才”,这些想法和国内的传统观念都不相同。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在学科建设和培养年轻医生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吗?

熊教授: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确实能够抵得上许多普通的人才。我们大学校长樊代明院士说:我们不缺人,缺人才,不缺想,缺思想。我们确实缺少优秀的人才,中国有13亿人,相信里面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怎样把这些优秀的人才吸引到麻醉界来,把他们变成麻醉医生,培养成杰出的麻醉人才,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乔布斯说:过去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能抵两名员工,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一名优秀的员工能抵五十名。我突然就想到我们中国人说三个臭皮匠顶不了一个诸葛亮,我把它翻成五十个臭皮匠顶不了一个诸葛亮,来表示人才的重要性。另外我总是说,所有的人才都是培养出来的,不是他自己成长的,我总是呼吁我们的领导,我们的科室主任、老师们和上级医师们,要多在培养年轻医师上下功夫,我们年轻的医师也要多学习多请教。今天罗爱伦教授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愿意学习,我还不愿意教你呢。意思就是说,作为年轻人也要主动地学习,不懂的事情就要去问,这样成长的速度也会增快。当时我还说一流人才要会用超一流人才,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心胸开阔,只有一流人才,才比较的自信,才能把一流的人才都拉到我的手下,因为我觉得你取代不了我。只有我把所有的优秀人才都囊括到这样一个单位,大家一起做事,病人才会安全才会获益,事业做得才能更好。

编辑: riset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