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大进教授:血糖监测应重视患者的体验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2014-06-06
字体大小:


邹大进教授

2008年10月份,ADA和EASD近期发布了2型糖尿病治疗共识(简称“共识”),全文于10月22日发表于《Dibetes Care》和《Diabetologia》杂志上。上海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对这个“共识”有不少见解。

共识不等于指南

此次新出台的共识,将胰岛素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共识推荐的一线治疗流程为:第一步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若血糖控制不佳可采取第二步措施,即加用基础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第三步则是在第二步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邹大进教授说,胰岛素本身的副作用比较小,最担心的就是低血糖,所以血糖的监测特别重要,但是这也相应的增加了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因此,将胰岛素的使用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也很需要慎重考虑。邹大进教授认为,这一次ADA/EASD公布的《共识》是由7位欧美内分泌专家基于对各种糖尿病治疗药物在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中的地位进行讨论后获得的统一意见,仅代表上述专家的个人观点,而“指南”所涉及的内容代表官方推荐意见。因此,专家共识虽可供临床参考,但其地位和指南有别,不可等同或替代指南。

邹大进教授比较推荐的是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CE/AACE)的指南,比如,他们是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来决定是否使用胰岛素的,指南中的路线图将患者分为初始治疗和已经接受治疗两大类,根据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针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推荐了合理的降糖药物。而最适合中国患者的还是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的研究很多,在一些医院的应用也不少。但是动态血糖监测对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没有意义,而且还没有一个标准参考值,无法评价监测结果;只有对一些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患者,监测结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在动态血糖监测这样普遍,部分还是有功利性的原因,以后适应证还要更严格。所以,邹大进教授认为,还是应该重视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糖变化。

患者体验最重要

邹大进教授认为,未来的血糖监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结果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要尽量无创化、自动记录数据并在三天后进行分析,尽量不要实时显示数据,否则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血糖、血压的波动。目前市场上有一款FreeStyle 血糖仪,功能已经比较齐备,采血量非常少,只有0.3ml,可以六部位采血,将采血时的疼痛感降至最低,疼痛感非常轻微,邹大进教授说,虽然这款血糖仪有“无痛血糖仪”之称,但总还是有些疼痛感的,以后还有改进的空间。总之,自我血糖监测必须以患者的体验为首要考虑。

 邹大进教授简介:

邹大进,198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9年获硕士学位,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擅长诊治肥胖、内分泌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肥胖合并糖尿病、甲亢合并浸润性突眼。

现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学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慢性疾病控制专家组委员,上海市健康教育所肥胖病防治专家组副主任,《中华内科年鉴》内分泌专业主编。担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国际内分泌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

从医20余年,致力于内分泌疾病的研究与诊治。擅长内分泌疑难杂症、危重急症的诊治和抢救,在肥胖病的诊断与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急性并发症的抢救、甲亢的抗复发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巨大甲状腺的防治、恶性突眼的综合治疗、小儿性发育异常的诊治、小儿遗尿的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肾上腺瘤的微创治疗、痤疮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肥胖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居国内领先地位。提出了大网膜脂肪细胞张力增高是肥胖引发胰岛素抵抗及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机制学说。

现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军队“九五”科技攻关、上海市科委、卫生局等多项科研课题,课题基金100万元。编写出版了《实用临床肥胖病学》、《糖尿病》、《甲亢》三部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论文4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两项。

编辑: 袁小燕    来源:丁香园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