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星教授
丁香园:刘教授您好,很高兴能在这次会议上见到您,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病毒性肝炎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刘金星教授:最近几年病毒性肝炎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干扰素治疗从最开始的疗程三个月,半年,到一年,从普通干扰素到长效干扰素,这是一个过程,总体来说,疗效还没有突破40%。自从有了核苷类药物以后,开始是贺普丁,后来是四种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的终点发生了变化。从DNA转阴到E抗原转化,现在又提出了新目标,即能否实现表面抗原的转化,应该说这个难度就更大了。不能否认的是,核苷类似物出现以后,对失代偿性肝病的救治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好多肝硬化到了晚期的病人,在没有抗病毒药物的时候,生活质量是非常差的,现在,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优点,缺点呢?随着核苷类药用药时间的延长,弊病也出现了,比如耐药问题,单一耐药还有办法,可是多重耐药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关于耐药的认识,虽然我们从理论上已经提得比较高了,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医院的耐药检测还跟不上。
我觉得基层医生观察耐药,首先并不是做相关的检测,而是要先看DNA,如果从3次方以下转为超过3次方,就要警惕耐药了,就要去有条件的地方做耐药相关检测。关于耐药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病人正是因为自己的依从性不好才出现的耐药,所以病人自己也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恩替卡韦和博路定这类药物抗病毒作用强,起效快,耐药率低是优点,但是能否会躲过耐药这一关呢,现在观察的时间还有些短,还不好说。另外,目前临床医生用药还是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有些一开始就用阿德福韦酯,我个人不太赞同这样做,这个药作用力弱,起效慢,对于重症病人是不适合使用的,对于慢乙肝病人,开始就用这个药,长期得不到效果,病人就失去耐心了,可能就停药了,也就造成了耐药。一开始就应该使用强效、快速抑制病毒的药,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丁香园:在这次会议上,我看到了新指南的出现,那么根据您的了解,基层医生对此是否重视?
刘金星教授:我以前曾多次在会议上提出,不单单是专业医生要掌握指南,基层医生也要掌握,并且应该把它交到病人手中,让其学习其中“治疗部分”的内容。当然,医学会是专业医师的组织,宣传面还相对比较窄,所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现在很多学科在治疗的时候,都存在着面对乙肝患者的问题,比如血液病患者同时患有慢乙肝,化疗之前需要怎么做?医生首先就应该明白大量的免疫抑制剂会加重乙肝的病情,促进病毒的复制。所以其他学科的医生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我记得以前成军教授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就是需要抗病毒的人中只有不到20%-30%的人进行了正规治疗,其他的人呢?当然,他们了采取各种途径,其中也有人选择了中药,到目前为止,中药的确切疗效还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所以还要谨慎使用,最好到正规专科的医院去就诊。
丁香园:感谢刘教授接受我们的访谈!也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