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是肱骨近端移位性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式。虽然有不少研究报道其临床疗效好,但是髓内钉固定也可获得不错的效果,不过目前很少有研究比较这两种固定方式对治疗 Neer 2 型和 3 型骨折的疗效。在 2016 年 AAOS 年会上,巴西学者 Gracitelli 等报道了锁定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移位性骨折的疗效、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
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 72 例肱骨近端移位性骨折(Neer 2 型和 3 型)患者,随机分为锁定钢板治疗组(36 例)和髓内钉治疗组(36 例)。纳入标准:50~85 岁、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伴或不伴大结节骨折)。排除累及小结节的骨折、四部分骨折、骨折脱位。髓内钉使用的是解剖型,三枚近端锁定螺钉固定。
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是术后 12 个月 Constant 和 Murley 评分,次要终点事件是术后 3、6 和 12 个月的 UCLA 评分、VAS 评分、DASH 评分、被动活动范围、影像学结果(骨折愈合情况和头干角)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超声检查肩袖情况)。
共有 65 例患者完成了 12 个月的随访,其中髓内钉组 32 例,钢板组 3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术后 12 个月髓内钉组和钢板组的平均 Constant 评分分别为 70.3 和 71.5(无差异),术后 3 个月和 6 个月时也不存在差异。术后 3 个月时,髓内钉组的平均 UCLA 评分要比钢板组高,但是两组患者的平均 VAS 评分、DASH 评分、被动活动范围和影像学结果在所有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
随访过程中共发生 38 例并发症,其中髓内钉组有 28 例,钢板组有 10 例,分别发生在 11 位(34%)和 7 位(21%)患者身上。再手术率分别为 19% 和 3%。
研究结果示,锁定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移位性骨折的疗效在术后 12 个月时相似,但是髓内钉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查看丁香园会议专题:美国骨科医师学会 2016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