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肿瘤的手术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其目的为切除局部癌灶的同时尽可能维持患者生存质量,而手术造成的形态缺损及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评估保肢手术后的感染发生率;肿瘤切除方式、是否重建、放化疗及年龄等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感染的治疗方式和效果等,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市的 Pietro Ruggieri 等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研究,并在 2016 年 AAOS 年会上对结果进行了报道。
研究收集了 1975 年至 2010 年间于作者所在医院行手术切除的共 274 例骨盆骨肿瘤患者,其中软骨肉瘤 152 例,尤文氏肉瘤 40 例,骨肉瘤 27 例。170 例病例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髋周区域,另 104 例手术区域不包括髋周区域;139 例患者行切除后重建,135 例未行重建。
排除术后因感染以外原因死亡的病例 4 例,最终纳入病例 270 例。对深部感染进行平均 8 个月的随访,共出现深部感染 55 例,其中未行重建的病例出现感染 20 例,占比 14.8%,行重建病例出现感染 35 例,占比 25.7%。55 例感染病例中,33 例发生于术后 4 周内,12 例发生于术后 6 月内,10 例发生于 6 月以后。
细菌培养发现,导致术后深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属,占 40%,其次为肠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分别为 22 %、18% 和 10%。感染后 1 月,1 年和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7%、83% 和 80%。
进行重建的病例出现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未行重建的病例,但手术位置是否包括髋周、是否行放化疗、年龄是否大于 40 岁并不产生统计学差异。44 例感染病例进行了手术清创及抗生素治疗,16 例移除了内植物,5 例最终进行了偏侧骨盆切除术。
总之,骨盆骨肿瘤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率高,而重建后感染几率更高,但感染后极少需行偏侧髋关节切除。
丁香园前方报道团已出发前往美国会议现场,将为大家带来更多 AAOS 2016 年会的最新资讯。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关注丁香园会议专题:美国骨科医师学会 2016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