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 2016 年 2 月 25 日在京召开,中科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为第一任主任委员,51 位全国各地的专家组成了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齐学进副会长主持了会议,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宣读了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国医师协会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为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
中国医师协会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为各位委员颁发聘书
曾益新院士在讲话中提到,开展全科医生培训的重要性已在医疗界形成了共识。目前开展全科医生培训的工作重点在于提升培训质量,缩小培训基地之间的差距;加强「3+2」助理医生培训,为基层留住能为百姓服务的医疗人才;通过转岗培训来快速培养全科医生;完善定向培训,提高全科医学事业的吸引力。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院士
曾院士还提到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配套政策的问题,其次是如何在公立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的问题,再次是培训基地质量管理的问题。曾院士希望各位专家群策群力,推动全科医生培训顺利完成。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在讲话中提到了目前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流失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福利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工作积极性低,同时,我们还缺少完善的培训体系。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都在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滞后。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培养、政策及使用三方面入手。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秦怀金司长从责任、信心、行动三个方面发表了讲话。全科医生培训的责任源于百姓的需求,更源于目前还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全科医生的数量、质量、体系、政策、岗位的吸引力与我们想象中的还相差很远。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秦怀金司长
秦司长同时鼓励大家应该有信心,信心源自我们既往的基础。我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引进全科医生的概念,1993 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培养政策逐步完善,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培养模式基本确立,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措施逐步落实,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行动上,秦司长希望专家委员会加强评估指导,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战略研究,加大宣传力度。
附: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曾益新 北京医院
副主任委员
杜雪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祝墡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博文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段丽萍 北京大学医学部
曾学军 北京协和医院
占伊扬 南京医科大学附一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贾建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黄 敏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
方力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总干事
刘德平 北京医院
常务副总干事
郭爱民 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
副总干事
迟春花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丁 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委员
何 仲 北京协和医学院
曾 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龚 涛 北京医院
张光鹏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路孝琴 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
施 榕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赵光斌 四川省人民医院
韩铮铮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郭 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扈峻峰 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莉珉 石家庄市桥西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王志香 内蒙古包钢医院社管部、包头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李正直 宁夏医科大学
罗 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陈冬冬 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
罗庆东 齐齐哈尔医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王留义 河南省人民医院
冯 玫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李双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王 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唐海沁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马中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秦 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梁永华 广西中医院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任菁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王一萍 重庆市江北区大庆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和 立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吴 浩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争艳 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严春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建华 武汉市医师协会
特聘专家
李国栋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主席
李孟智 台湾家庭医生协会会长、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亚太区副主任
郑家强 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卫生研究学院院长
Kenneth Kushner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家庭医学与社区健康系
李新农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
郑大卫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家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