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CGCC2016)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陈杰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就胃癌活检标本的检测规范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
图 1 陈杰教授回答记者提问
丁香园:请问陈教授在国内或者 NCCN 指南中,对胃癌的活检位置和数量的是否有相应的规范以提高阳性的检出率。目前我国很多基层医院这方面仍欠规范化操作,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有没有考虑过拟写针对基层的关于胃癌活检的规范?
陈教授:这个问题涉及很多临床相关的问题,我只能回答其中一部分。现在协会之间在逐渐加强合作,中华医学会的内镜分会和病理学分会有一个联合的专家组织,以临床在胃镜下如何实现规范地取样送检为例,首先临床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进行活检操作,而病理学专家则将活检的情况反馈给临床专家,使其能不断把送检材料中做的比较规范的总结出来,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以后的操作。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确需要加强规范,很多疾病正是因为取材不规范使诊断变得很困难。比如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肠病,单取一块做活检是很难诊断的,因为克罗恩氏病的特点是跳跃性病变,正常组织和异常组织夹杂;而溃疡性结肠炎是弥漫性病变,两者通过规范的病理活检可以区分,而取材有时会决定诊断依据是否充足。
作为我们国家的病理质控中心,我们希望能从病理的角度能够使我们的病理诊断的水平不断地提高,当然这个在我国还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丁香园:采集肿瘤标本时,在哪个部位的病变比例相对更高?
陈教授:这个很难统计,病理科医生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很难看到病人病变部位的整体情况,临床医生送检标本时如果标注取材部位是胃窦,我们病理科医生就会在病理报告中用括号注明标本来自胃窦,这部分信息一定是来自临床,我们也只能依靠临床提供的部位来进行标本分析。
所谓肿瘤标准取材的关键仍取决于临床医生对于病变部位的判断。我们知道日本的医生在胃癌的检出方面做得比较好,因为他们使用放大胃镜非常多,并且在结合对组织的染色,能够使肿瘤病变有很精准的显示,胃的黏膜微细的一点改变在放大胃镜下都可以看得到,临床医生根据镜下的病变情况,可以将有病理改变的组织取样送检,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所以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比较多。
此外,日本对于 40 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有胃镜普查,也使早期胃癌得到及时的筛查,因此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比较高,能达到 70% 左右。相比而言,我们国家早期胃癌发病率是比较低的,让 40 岁以上人群每年做胃镜检查,即使在北京目前也并没有实现。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现症状后长时间忍耐,实在无法忍受时才考虑做胃镜,于是拖延了病情,这是中国的现实,因此,在早期胃癌筛查方面中国和日本等其他几个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