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6 月 11 日,第六届全国结直肠癌中青年医师大会暨 2016 年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青委学术会议在六月的京城拉开了帷幕。
在全国结直肠癌中青年医师大会上,针对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及发展趋势 及 MDT 治疗相关内容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并表达了他对青年医师的深厚寄望。
图 1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
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有三点:
1. 从整个肿瘤层面来讲,我国整个恶性肿瘤发病率在迅速上升,统计表明从死亡原因来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恶性肿瘤都排在第一位。
2. 在众多恶性肿瘤里,宫颈癌、食道癌、肝癌、胃癌的发病率在下降,而有些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比如肺癌、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所以,我国肿瘤发病版图有了很大的变化。
3.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全国范围内,其位次从过去的第 6、7 位到现在第 3、4 位。
考虑到全国的资料不足够准确,而上海的数据作为 WHO 资料的一个分点,从 1962 年开始提供非常准确的数据。如以上海为例,大肠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近 30 年来,结肠癌连续 30 年以 4.5% 速度上升,而直肠癌则为 1.2% 到 1.5%,所以就上海的数据而言,2003 年起大肠癌是位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
第一位是肺癌,上海 2012 年的数据中报告的新发肺癌为 10178 例,而肠癌是 7764 例,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差别甚大,其中吸烟与空气污染是其中很重要的致病因素;而同样是华人社会的香港和台湾,肠癌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所以如果肺癌控制得好的话,自然而然肠癌也会成为第一位。
现在在我国各大城市,肠癌都位居 2、3 位。我们知道高龄人群是肠癌高发段,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肠癌的发病率还会进一步升高。因而,肠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问题,并且十分值得重视。
我国肿瘤 MDT 近五年发展情况
肿瘤的多学科治疗 (MDT),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90 年代开始比较重视的,在新的世纪以来更加得到重视,成为一句标话。简单来讲,就是把治疗这个疾病的相关科室,经常集中在一起,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并依此进行治疗。
通过这样,汇集了多个学科的思维,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方案,并且能执行下去,从而获得最佳疗效。2005 年是中国肠癌 MDT 比较明确的起步阶段,特别是北京、上海肿瘤医院、广东中山肿瘤医院及浙一、二院是起步是相对比较早,这几个单位也是现在我国大肠癌的 MDT 的培训基地,其除了自身规划以外,还存在一定的区域影响力。
客观来讲,这两届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在促进大肠癌的 MDT 发展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这两届的大肠癌专委会主要工作就是在强调、倡导大肠癌的治疗规范化及多学科合作。近几年,随着全国每年近百次的关于规范及推广大肠癌 MDT 的学术活动使得这一理念较之过去深入人心。
同时,在委员会委员们积极的倡导及具体工作的推动下,卫计委也组建了关于恶性肿瘤多学科治疗的推广项目,第一个便是大肠癌,其中主要由张苏展教授、蔡三军教授、沈琳教授、徐瑞华教授共同参与 MDT 的推广,在去年已拉开了帷幕。推广的内容包括:国家级 MDT 规范中心的建立,再到省级 MDT 的确定等。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医院已经有了 MDT 雏形并开展了许多相关工作。甚至二线城市的地市级医院也有了 MDT 队伍。当然,能否做到规范还有漫漫长路需要探寻,因为不同医院的医师层次、科室结构及行政支持力度都有很大的差异。但今天肠癌领域的 MDT 较 5 年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如果说那时候是 60 分的话,现在是 80 分。
图 2 蔡三军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
全国结直肠癌中青年医师大会的初衷和意义
客观的讲,毕竟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的委员都是一个区域的代表人物,全国 80 多位委员,每个省就几个。因而在很多情况下,青年医师很少有机会去展露头角,其实这一代生下来营养好、环境好、机会好,像学校的正规化培养、英语及电脑的应用及整个学术范围的日趋规范化等种种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很早就接触 MDT 的理念,进步是非常快的。
如果一个大型会议上,委员们不去发言而让中青年医师上台,这也不合理。然而他们作为后起之秀、接班人,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现已不亚于委员会的委员,只因年资不足,所以机会不多。
这一代的青年委员专业基础好,并且得到了好的培养,有广阔的海内外见识及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且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更快,所以希望有优秀分子能在将来成为大肠癌委员会的领军人物,因而需给他们创造好的平台,这便是青委会的初衷。
第一届青委会时,还是指派性的推荐,而第二届开始采取竞争机制,在从中确实发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中青年医师,他们拿到过国家基金,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牵头多学科的研究。
这样一批人员的涌现,证明更多的锻炼及培养机会也是未来年轻医师所必要的。我相信他们会把肠癌事业进行地更好。
这几届中青年委员会会议,都由这样的年轻人来办。每年有两次会议是他们主办,一次是青委会,还有一次是大肠癌年会里头的中青年医师专场,举办会议可能并不难,但难的是委员会还要求中青年专场要有 7 成以上属于原创,哪怕病例不多也不够严谨,但要反应的是自己的东西,如果总是综述他人的观点,纵然显得高深,但那都是别人的观点。
所以如果说过去我国报告中自身观点不多,而现在随着这几十年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要求青年医师,已经有了一定材料的积累和方法的掌握,属于自己的成果也会应运而生。青年委员们将不断强大起来,接力好未来大肠癌专业领域的接力棒,一定会推动大肠癌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