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9 月 11 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印尼介入心脏病学会联合签署「中印尼心脏介入培训项目」协议及谅解备忘录。中国将帮助印尼培训心血管介入医生,提高印尼心血管介入诊疗水平。
图 1 项目签约仪式合影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印尼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占总死亡的 37%。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指出,从 1984 年开始,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 PCI 介入治疗完成了学习、推广和普及三个阶段。
图 2 霍勇教授致辞
无论从介入治疗数量、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制度管理等方面,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参考。但印尼全国仅有 130 家心脏中心,心脏介入医师更是屈指可数,仅有不到 100 位。印尼迫切需要加强心脏急救体系建设,降低因急重症心血管疾病带来的死亡率,进行介入技术培训和普及,培养更多介入人才。
图 3 Muhammad Munawar 教授致辞
2015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推进「 一带一路 」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 (2015—2017)》,为我国及「一带一路」国家卫生交流合作提供了明确的蓝图。为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合作司批准立项,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牵头,联合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心馨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基金会、亚洲心脏病学会及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共同发起「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在此背景下,「中印尼心脏介入培训项目」应运而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教授介绍,本项目通过「招进外籍医师来华接受培训」和 「派遣我国专家去国外进行学术指导」 双向帮扶印尼提高心血管介入诊疗水平,推动其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尤其是心脏急救体系的建设。
项目旨在推动印尼建立长期制度化培训项目,促进心血管医师培训和技能提高。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印尼的医疗卫生行业交流合作,在增进国与国友谊的同时,带动两国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药品、医疗培训等多个行业共同发展。
图 4 钱菊英教授致辞
据悉,印尼医生将于 2017 年 1 月开始进入中国学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6 所医院将承担培训印尼医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