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和临床管理路径东西方视角

作者:   2017-03-21
字体大小: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病情重、死亡率高,有别于急性肝衰竭、肝硬化或终末期肝病。关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东西方争论不休、各自提出观点和证据。相似点为,ACLF是一个不同于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综合征、4周死亡率高、早期需要考虑肝移植、器官衰竭和脓毒症市导致高死亡率的最常见原因。

ACLF是一种不同于单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的综合征;ACLF患者预后差,具体取决于衰竭器官的数量;ACLF的定义在东西方仍存在差异,但在逐渐积累的研究证据中逐渐走向磨合中;评估预后,及时决策有助于提高ACLF生存率;ACLF临床管理路径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那么东方和西方关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理解的异同点是什么?肝硬化细菌感染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的影响?欧洲慢加急性肝衰竭如何分级,不同分级之间的死亡率有何差异?肾衰竭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有何影响?

丁香园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和临床管理路径----东西方视角》的话题。

ccvideo

专家介绍

谢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科主任、传染病与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巴斯德研究所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传染病专科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以及《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等编委。

2000~2002 年和 2002 年 10 月~2003 年 2 月曾两次在美国德州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内科系进行肝脏病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和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研究 。

从事传染病学专业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各类肝病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卫生部、教育部、八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及教委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课题、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白玉兰人才基金等 35 项课题。近十年来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 60 余项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在 SCI 收录的杂志 Hepatology、J Hepatology、J Clinical Virology、J Viral Hepatitis、Plos One、Apoptosis 等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200 余篇。参加编写专著共 20 余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巾帼创新奖、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编辑: 刘诗漩    来源:丁香园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