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暨青年医师委员会成立大会圆满闭幕

2017-09-11 10:16 来源:丁香园

背景介绍
当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之出现常见的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广大医时刻不停的在和各类神经性疾病战斗着。为提高 A D 与 P D 的诊疗和研究水平,促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同时,也着眼于为广大青年学者搭建更便捷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与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暨青年医师委员会成立大会」于 2 0 1 7 年 8 月 2 6 日在北京新侨诺富特酒店举行。

大会现场座无虚席

肖卫忠教授
论坛开始,首先肖教授为各位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而又简洁务实的开场白,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顺利地拉开了帷幕。

精彩内容呈现 

李丹教授
本次大会的第一位讲者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李丹教授,李丹教授以切身所做的病例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病例题为「一例 l o g o p e n i c 变异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病例」从多角度,全方位对一特定的,典型性的病人进行了全程的阐述和自己的治疗意见的解读,同时,又在全面的基础上有独到与深刻的意见以及处理方式,演讲结束后,赢得了在场各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李丹教授的精彩讲授为本次论坛开了个好头。

万志荣教授
来自北京航天中心医院(7 2 1)神经内科的万志荣教授,为我们讲授了第二个病例,病例观点独到,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大餐,在讲到病人体征时,万教授还阐述了该帕金森病人特征。并进一步介绍了帕金森病人的诊断思路逻辑性。最后,万教授对帕金森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通过万教授的讲述,让我们从影像和基因等临床多个维度全面了解了帕金森病及其诊断,大家产生了浓烈的学习兴趣,让我们获益颇深。

张守字教授
来自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的张守字教授,就自己临床当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了经典案例,为大家带来了一例病例。通过对病人的病史了解,张教授十分负责的进行了阐述,张教授结合病例病史、临床测评、影像学检查带领大家进行了案例的临床诊断,展示了临床工作专业的临床功底,在诊治病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张教授的演讲极具亲和力与感染力,讲课内容紧贴临床实际,与大家无私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迎来阵阵的热烈掌声。

点评专家团
来自 3 0 1 医院的王振福教授,朱明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武力勇教授,北京海淀医院的于逢春教授的点评也更为精彩,几位令人倍感尊敬的专家学者,用以亲切的语言以及独到的见地,配合自己临床的丰富经验倾囊相授,为授课专家的病例做出了深刻的点评,在场同道学者无不深受启发,现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

青年医师委员会成立大会
经过短暂的休息时间进入下半场,作为青委会的候任主委,海淀医院范寅泰医师进行了简短而有力的发言致辞,宣布了青年医师委员会的成立,并提出了该学组未来的发展愿景以及规划。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与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逢春教授代表学会致辞,于教授指出,新的时代永远是年轻人的时代,新的学术发展也必是青年人的责任,对青年医师委员会的成立寄予了厚望。

P D D 与 D L B 观点争锋
继青委会成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由两位青年才俊范寅泰医师与来自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的袁俊亮医师带来的 P D D 与 D L B 的观点争锋。新颖的形式,独特的方式以及深刻的认识,使得在场所有学者听众眼前一亮。两位青年才俊的分享,涉及面度之广,病例研究之深,观点阐述之独特,都赢得了在场的阵阵掌声,也让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看到了青年医师的学术进步。

朱明伟教授
最后的压轴讲题,为朱明伟教授带来的「路易小体病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与病理」。朱教授以一个资深学者的角度,为本次大会深度剖析了路易小体病相关认知障碍的知识,为此次本就信息满满的学术盛宴又添了一道最丰盛的大餐,虽然最后已过了中午的时间,但在场听众无不坚守到最后,不想错过这精湛的学术分享。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B N A - C I R D)第六次学术会议暨青年医师委员会(Y P C)成立大会至此圆满结束,浓浓的学术氛围与畅快的学术交流,都使得本次大会格外成功。

B N A - C I R D 旨在为广大同道搭建学术交流的良好环境,相信在将来,在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的领导下,在广大同道学者的支持下,在青年医师委员会新鲜血液的助力下,学会会为更多的临床医师搭建更多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编辑: xu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