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京港感染论坛」于 2017 年 11 月 16-18 日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病原学诊断,你相信、我自信」为主题,对促进国内外感染界同仁交流成果、分享经验、传递友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会期间,丁香园前方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的曹彬教授,请他对病原学诊断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分享。
丁香园:本届京港感染论坛的主题是「病原学诊断: 你相信 我自信」,越来越突出临床微生物检测的作用,对于与临床微生物科的合作中,在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有哪些经验可与我们分享?
曹彬教授:本届京港感染论坛的主题「病原学诊断: 你相信 我自信」,这里面有 2 个层次。
首先是相信,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部分医生往往觉得病原学诊断困难,就先根据临床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待疗效不佳再去做病原学诊断又得不到有效的病原学证据,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医生不再相信病原学检测可作为诊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面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医生应当根据症状、体征、实验检查结果有意识地进行病原学检查,并根据病原学结果指导抗感染治疗,这既能使患者获益,也能增强医生对于病原学诊断的信任。
其次,通过一例例病原学结果的成功获取,增强医生对病原学检测的自信,使医生相信,只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就一定能获取明确的结果。「相信」与「自信」两次层次相辅相成,即医生首先相信自己能获得病原学诊断结果才能想办法克服困难去进行病原学检测,这种精神信念是本次京港论坛最想传达给患者的信息。
丁香园:作为呼吸感染领域的领军人物,您怎么看呼吸传染病的历史变迁?
曹彬教授:从建国前到刚建国这段时间,呼吸科医生面对的主要呼吸感染危害是肺结核,随着 70 年代以后慢阻肺、肺癌、肺间质病、哮喘等呼吸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呼吸科医生的工作重心从肺结核转移到其它呼吸肺病,但呼吸感染在所有肺部疾病中仍居首位。目前呼吸领域也面对着患者年龄越来越高、基础病和免疫缺陷的患者越来越多、结核病耐药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等问题,因此呼吸感染领域的呼吸科医生应重视肺结核的诊治,促进结核病防控和呼吸学科的历史性回归。此外,常见下呼吸道感染重要致病菌的耐药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呼吸领域的重视。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学术培训及会议以便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新研究、新证据、新方法及新药物,最终落实到临床实践中使得患者受益。
丁香园:作为中国医学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发起人之一,对于分会的专家构成主要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分会建立所面对的最主要的需要解决问题是什么?
曹彬教授:中国医学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已于近期成立,分会以王辉教授作为主任委员,我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张文宏教授作为共同发起人,分会成员、顾问及名誉主任委员共 153 人。分会既包括从事病原体的发病机制、耐药性、致病毒理和传播规律基础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也包括感染科、肺科、呼吸科、急诊科、ICU、外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的临床医生,还包括临床药学等领域的专家。此外,以王辉教授为代表的检验科或微生物实验室的专家也是分会组成的重要部分。分会以大家共同面对的临床问题作为中心,各个科室、领域需要团结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只有衷心地欣赏、肯定其他领域同仁的工作,各个学科才能交流分享经验,最终才能解决分会面对的问题。
当前分会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有 4 个。第一,是病原诊断问题,需要大家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防控中认可用微生物学的证据以指导临床;第二,是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的问题,这需要由包括感染科、感染管理科、微生物实验室及医院行政在内的团队共同努力去解决;第三,则是抗感染药物耐药问题,我们需要对耐药规律、对新出现的耐药机制、流行病学、耐药菌造成的危害、耐药治疗选择加深理解;第四,是新发传染病的问题,这需要各个地区、各个学科间的沟通,使得大家了解新疾病的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将新发传染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小结
感染性疾病的危害极大,一旦暴发将危害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安全。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病原学诊断在感染性疾病诊治和防控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临床医生应当相信病原学诊断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自信地应用病原学诊断去确诊患者的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