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外科论坛侧记

2013-05-31 17:29 来源:丁香园

在老百姓的意识里,内科医生看病,主要就是开药,他们性格温和不紧不慢;外科医生则负责开刀,性子急说话快,“好刀手”不乏侠客风范。但是这一普遍性认识正在被慢慢颠覆。在近日召开的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心脏内、外科医生的融合正成为热点话题。

本次会议的心外科论坛被媒体称为“心脏外科大师论坛”,国内顶级心外科“老刀手”胡盛寿、刘中民、王春生、万峰、赵强、庄健、易定华、孙立忠等以及来自美、法、德等十余位国外专家,围绕心脏内外科医生的融合、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发应用、心脏衰竭的外科治疗等议题热烈发言。

外科大师们翔实的临床数据、鲜明的学术观点、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吸引了心内、外科医生的共同关注,外科论坛成为本次东方心脏病学会人气最旺的分论坛之一。在会议现场,多家媒体记者采访了心外科论坛的坛主、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执行主席之一、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以下是丁香园站友上海东方医院李医生整理的采访内容。

记者:我们知道东方心脏病学大会基本是以心脏内科为主的学术会议,参加的人群多为心内科医生。您作为一位主刀5000多例心脏病手术的心外科医生,被邀请担任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之一,对于心脏病治疗领域而言,是否预示着一种转向或者机遇?

刘中民: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往届“普及、提高、创新”宗旨之上,新提出“融合”这个概念,主要指心脏内、外科的融合:将心内科与心外科治疗的技术方法融合起来,将心内科与心外科医生的治疗理念融合起来,打破医院科室内部、学术领域内部的分工,把最完善的、最简单、最便宜的治疗方法应用到病人的治疗过程当中去,这也是本次大会的目的之一。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呈现疾病谱的井喷趋势,自1990年起占到每年总死亡率的40%以上,几乎成为中国人健康生活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可怕之处还在于不管是高血压还是冠心病,最后患者终将发展成为心衰。

目前老百姓比较熟悉的心脏病治疗手段,内科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支架、安装起搏器等;而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先心病手术、冠心病搭桥手术、心脏瓣膜修补术等等。实际上,在这个漫长的与心脏病搏斗的过程中,心内科医生与心外科医生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各有优劣。另外,随着心血管领域快速发展,以往外科才能完成的手术,现在内科应用介入的方法就能解决;而以往由内科治疗的,现在外科医生也努力用创新的外科手段来治疗。心脏内外科医生的融合与联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朗。

比如:心外科医生对重症心衰患者实施搭桥手术,即使手术很成功,患者术后的心功能依然可能会很低,会面临猝死的风险。如果心外科手术后,由心内科医生及时按照心内科指南标准给予房室顺序起搏治疗,对于防止病人后期心衰和猝死就会非常有帮助。

再比如:很多患者因惧怕心外科手术风险大,不到万不得已不选择开胸做手术,而坚持由心内科用安装起搏器等方法纠正短期心衰。数据表明,正常情况下,有30%患者起搏器不能顺利植入,或者植入以后起搏无效果,如果这个过程中有外科医生的辅助,由于外科医生对心脏内部细微结构有更直观的了解,他们会选择非常好的起搏点,而且达到心脏最大同轴收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起搏器的成功率。

还有一个是房颤,这也是大部分心脏病患者的转归。因内科做射频的成功率比较低,五年的随访成功率大约在40%到50%,如果外科医生通过胸腔镜和微创的方法能进行透壁性治疗,可以大大减轻手术的难度,实现技术突破,对于患者来讲,受益最大。

记者:那么这种心内、心外科融合的治疗方法,可否理解成杂交手术?

刘中民:杂交手术是一个比较时髦的称谓,在临床治疗上我们也称作“复合手术”,它是心内科介入技术与心外科手术微创化共同催生的产物。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复合手术整合了心血管介入诊疗、心脏外科手术和影像技术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相比单纯的内科治疗与单纯的外科手术,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更有效的低创伤性,尤其适于治疗复杂高危的心血管疾病,被视为现代心血管诊疗中最具革命性的突破。

心脏复合手术最早在北欧一些国家首先开展,近两年刚刚引进我国。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我们我们病人多,而且内科、外科医生的治疗经验都非常丰富,具备开展复合手术的基础条件。国内的阜外医院、中山医院等都率先开展了此类手术。

去年,我们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也建立了机器人复合手术室,配备了德国西门子Zeego 机器人、心血管C 臂造影机、实时超声心动系统、体外循环机、心脏监护仪等完善配套的先进设备。在这间手术室里,内外科医生相互协作, 针对患者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设计出最佳的个性化治疗组合方案,在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降低手术风险,能够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的疗效。

记者:除了心脏内科、外科的融合,单纯从心脏外科治疗手段上来讲,国内有什么新的进展?

刘中民:整体来讲,纯粹的心外科医生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重症心脏病人。目前内科治疗重症心脏病人的效果有限,国际上通行心衰治疗的“金标准”还是外科的心脏移植与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心脏”。这两项治疗手段在操作过程中紧密相联。

人工心脏是为等待心脏移植而抢时间,让病人活着等到心脏移植的供体;或帮助患者提供心功能的短期支持,尤其是对于急性心衰的患者而言,对其植入人工心脏,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将其拆除,是一个救命的过渡性手段。

相较于欧美等国家,国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心脏供体的捐献极其短缺,心脏移植手术很难大范围开展。在美国,心脏移植供求的比例大约在1:25,而在中国,供求比例很可能大于1:10000。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心衰病人还没有等到可供移植的心脏供体就死亡了。

国外人工心脏8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临床,被公认是包括终末期以及心脏病抢救、心脏移植过渡的有效手段。最新数据表明,人工心脏一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90%到94%,三年的生存率已达到80%左右,目前最长一例微型人工心脏携带者已经超过8年,依然健康存活,生存指标均远远高于内科治疗。当然这些微型的、噪音小、体积小、流量高、不易磨损的人工心脏装置价格非常昂贵。 例如美国的Thoratec泵全套约需30万美元,泵体每个约需3万美元,Novacor体内植入泵约60万美元,超出国内患者可承受范围。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国内重度心衰患者治疗对于心室辅助装置,即人工心脏的需求量就非常大。目前国内有多家单位在进行国产化人工心脏的研发。如广东省心研所、北京阜外医院等。

我所带领的东方医院的团队也已进行了十余年的人工心脏研究,自2007年至今,已经得到了两轮国家863计划的支持。我们的团队综合心外、心内、基础研究、影像学、流体动力学、微电机、材料学、精密加工等领域的专家,从最早的微型泵到磁悬浮轴流泵,现阶段已经自主研发出自悬浮式轴流泵。这种自悬浮式轴流泵采用泵机合一的理念设计,原理样机已正常运转五个月以上,通过了涂层实验、体外疲劳实验、体外溶血实验与动物实验的验证。

它不需要使用复杂的磁悬浮控制系统,转动后即可实现在血液中自行悬浮。因而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损耗小、使用寿命长,比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产品Heart Mate Ⅱ体积缩小一半以上。目前我们正在申请发明专利,这是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心脏,它的多项指标已经优于国际标准。

记者:立足心脏外科医生,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方面,您认为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或者说还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刘中民:心外科医生被很多行外人戏称为“特种精锐部队”,是因为心脏外科手术复杂性高,风险极大。即便如此,对于心脏外科医生而言,不能只是甘于做一个开刀匠。开刀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不能老是跟在外国人后面,老是跟人家拼手术量和样本量。从心脏外科发展历史来看,迄今还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记录史册,说某一个具体的术势或者器械是中国人发明的,因此中国心脏病学要建立其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必须要创新。创新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技术创新、设施研发创新,还有就是治疗理念创新等等。

那么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受到制约:

一、产业研发方面:在临床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我们心脏外科医生有了好的想法,但是这些idea找不到合适的厂家,找不到合适的支撑系统,很难实现临床应用。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转化医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块短板。这也是本次大会的一个重点。不管是药品,还是器械,包括我们的人工心脏,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何才能实现从实验室,动物实验往临床试验上转化,国家也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加速产学研之间的对接。

二、政策准入方面:创新往往带来风险。对于国内来讲,即使一些新的疗法,新的设备在国外应用得已经很成熟,要用到国内来依然要面临很大挑战,早年我们做人工心脏,也曾经历过很多这方面的甜酸苦辣。由于国家很多政策滞后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走自己的研发之路。

今天这个分论坛,国内心外科的大专家都在场,我们呼吁国家快开放心外科人工心脏植入标准和政策,现在台湾、韩国、日本等周边地区和国家人工心脏技术发展都非常快,与他们政策准入标准有很大关系。

在政策准入的同时,做好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国外不断涌现性能更加优秀的各种类型人工心脏,成立了类似行业协会的组织--INTERMACS,其将各个中心的研究、治疗活动统一起来,提出标准,制定操作,进行分析研究,回顾总结资料,提出发展趋势,极大的促进了国际机械辅助循环的发展。对比国内情况,既无活跃的基础研究,也无可以临床应用的机械辅助装置,甚至也没有审批通过的可用的进口器械,更没有类似INTERMACS的行业组织,各大中心此类病人无法得到救治,医疗活动没有统一规范。落后显而易见,并且仍在急剧扩大。所以,国内急需建立政府部门领导下的行业组织,发挥统一管理和促进作用。

三、医患沟通方面:我刚刚介绍了我们通过这十多年的努力,研发出不同型号的人工心脏过程,到现在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自悬浮式的独立血泵的面世,部分标准已经超过国外产品,但是要将其应用于临床试验,特别是临床患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医学的本质来讲,不管你的技术,设施如何先进,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不可能把每个病人都救活。高技术含量与高风险总是相伴并存,同时医生还要面对病人的高期望值。心外科医生实际每天都是在跟死神打交道。病人理解还好,如果病人不能理解,在当前社会医患矛盾比较紧张,就医环境不那么和谐的情况下,这种风险就成为心脏外科医生最大的困扰。这种情况下,纯粹临床治疗方法就被演绎成几乎无解的社会问题,使问题复杂化。因此,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非常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

四、医保政策方面:新技术为患者带来福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但是很多新技术,包括高科技含量的新装置,价格非常昂贵。就拿经皮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为例,大多应用于80多岁甚至90多岁的老年患者,需要花费25万到30万人民币。而对于大量晚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使用植入性辅助装置,可能需要花费80万到100万,在国外这些治疗基本是纳入医保,但是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全部纳入医保还比较困难。

我们呼吁政府能够在经济宽裕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一些领域,制定部分相应的医保配套政策和经济支持,使我们先走一些,对急需采用这些新技术挽救生命的病人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促进这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国产化的进程,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编辑: 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