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2~25 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8)在美丽的苏州隆重召开。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 CIT,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又如何看?
CIT 规模位居全球前三,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
CIT 作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会议,规模已达世界第 3 位,仅次于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年会和欧洲血运重建大会(EuroPCR)。
在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CIT 学术交流水平也不断提高。他认为,CIT 还是坚持做一个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学术交流平台和继续教育平台,成为对外国际交流的窗口。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促进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整体发展。
降低心血管病死亡,仅依靠介入治疗是不够的
高润霖院士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是首位死亡原因,要降低死亡率,仅依靠介入治疗是不够的。所以 CIT 的发展,除了介入治疗以外,关于药物治疗、康复、心血管病的预防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今后,CIT 在这些方面将增加学术交流的内容和深度,从而提高我国心血管病的整体防治水平。
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介入医生,必须先是好的临床医生
高院士认为,介入治疗本身是一个亚专业,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介入医生,必须先是好的临床医生,好的心内科医生。只有这样才能对整个疾病有全面了解,才能比较好的选择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做好术后监测,处理好并发症,以利于对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当然,介入治疗操作本身很重要,在操作时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善于向别人学习,从文献中学习,还要注意自己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巧。介入治疗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完美,这样患者才能获益。
另外,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介入医生还有一个基本前提,医者仁心,要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
提升水平和创新:介入发展永恒的主题
他指出,我国冠脉介入领域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消除不同地域、不同医院之间技术发展不平衡,从整体上提升整体冠脉介入治疗水平;二是发展创新,首先产学研结合,研制创新型器械,其次要研究创新型技术。
他表示,我国介入治疗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大概有 1000 多家县级医院新开展了介入治疗技术。顺应这种趋势,CIT 也特别关注基层医师的培训。今年 CIT 大大增加了基层医院培训课程和培训力度,希望通过培训来消除地区之间的差别,提高我国介入治疗的整体水平。
在创新方面,近年来我国在药物洗脱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以及瓣膜产品方面都有体现。今后,随着国家鼓励创新政策的推进,我们在创新方面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总之要贴合国情,基于国人病变特点。
CIT2018:原创研究更多,质量更高
他表示,此次 CIT 即将公布诸多国内原创性研究,数量比以往更多,研究的质量更高,表明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值得大家期待。
这些研究包括,关于分叉病变的 DK-CRUSH-V 研究;我国自主研发的 LAmbre 左心耳封堵器对于不适合 WATCHMAN 植入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经皮左心室分割装置预防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 FFRct 快速计算准确性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单支 CTO 病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通 CTO 血管和药物治疗效果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治疗与单独 PCI 五年疗效的比较;对新型基于神经酰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模型的开发和验证的人群队列研究;以及以生活方式为中心的移动医疗对 CABG 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另外,还有 RESOLUTE 注册研究的五年随访结果和 ORSIRO 一年的有效性安全性对照研究以及国产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