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2018|葛均波院士:发挥 AI 跨学科优势,提高医生诊治力

2018-06-07 16:11 来源:丁香园

当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人类顶尖围棋选手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人工智能(AI)和医生之间也会有一场比赛?

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片识别技术,人工智能(AI)诊断某些皮肤或者眼科疾病的正确率已达到甚至超过专业医师水平。而在 2018 年 5 月 31 日开幕的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8)上,一位叫「小葛」的 AI 竟然表示想挑战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关于这事的来龙去脉,丁香园有幸采访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聊聊这届极具「科技范」的学术盛会,谈谈心血管领域的新热点还有这位 AI「小葛」。

聚焦 OCC2018,点击进入专题页面

科技引领东方盛会

丁香园:这已经是第 12 届东方会,本次会议传承了「开放,合作,创新」的主题,作为大会主席,您是怎样解读这个主题的?您认为本届会议的亮点有哪些?

葛均波院士:OCC 这个缩写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riental Congress of Cardiology),另一方面指会议的主题「开放,合作,创新」(Open, Creative, Cooperative)。OCC 在十二年前整合了上海地区 13 个心血管领域会议,目前已然成为合作共赢的典范。大会的主席团 1/3 来自上海,1/3 来自全国,还有 1/3 来自国际,充分体现了会议「学术生态圈」的开放包容。另外,OCC 更是一个创新的平台,新增的肿瘤心脏病学论坛、互联网医学论坛、AI 与医学对话等亮点,均代表了心血管领域乃至医学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

1.jpg

「小葛」使医生更强大

丁香园:现在 AI 发展迅速,并且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次大会也新增了 AI 专场。作为心血管新技术的推动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AI 在心血管领域的进展?

葛均波院士:随着我国政府对 AI 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医学 AI 的发展也将驶入快车道。但在心血管领域,医生对 AI 的理解还有待提高,亟需与研究 AI 的科学家进行深度讨论与合作。因此,今年东方会请来了 AI 机器人「小葛」进行现场互动。对于这位「小葛」,分析起专业的医学案例头头是道,并且已经高分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临床考试。另外,它还表示想跟我学习做 CTO。

AI 虽然只有 2 岁,但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是非常有前景的,给目前医疗的困局提供了不错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我国基层医疗技术相对薄弱,导致病患过度集中到大医院。而研究实践证明,AI 通过学习之后能达到高年资主治医生的水平。因此,在基层单位配备 AI 将有助于弥补其技术短板,提高救治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另一方面,AI 还具有思维客观快捷,不会疲劳的优点。通过 AI 筛选、诊断病人,能够让资深的医生从繁琐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能够更有效的治疗疑难、高危的病人。

我们应该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人工智能跨学科的资源优势,共同改进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的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大幅提升效率和诊治力。

2.jpg

人工智能助力 TAVI 风险评估

丁香园:您是将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TAVI)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请问 TAVI 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葛均波:TAVI 运用心脏导管微创技术,无需开胸,给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但目前仍属于高风险的、复杂的操作。除了操作本身,TAVI 的风险评价也非常重要。客观的风险评价能让医生做好充分准备,做出更佳的手术决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可能比医生做得更好。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心功能、主动脉环的大小、瓣膜钙化程度、冠状动脉的高度等因素,比医生更客观快捷地评估 TAVI 的风险,从而协助术者做出更佳的判断。

小结

这是一届既有「学术范」,又有「科技范」的学术盛会,而创新又是本次东方会的核心主题之一。在采访的最后,葛均波院士不忘对青年医生在医疗创新上提出期望和寄语:青年医生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医学创新的主体,而创新的理念应该以患者为本,注重医研产有机结合,推进成果的转化。为中国心血管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随着中国医学创新联盟、中国医学创新研究院、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的成立,希望能给年青医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丁香智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丁香智汇二维码.jpg

编辑: zhangyu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