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 2018 | 孙青教授:正确认识嗜酸性皮病

2018-06-25 11:41 来源:丁香园

1.jpg

聚焦 CSD 2018,了解更多皮肤年会动态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暨东亚皮肤科学术会议(CSD 2018)于 2018 年 6 月 21~24 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学术引领,继往开来」。

与会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免疫学组副组长孙青教授做了《嗜酸性皮病》的专题报告,系统讲解了嗜酸性皮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

嗜酸性皮病的定义与疾病分类

嗜酸性皮病是一组包含多种组织学以炎症部位嗜酸粒细胞(EOS)浸润和/或嗜酸粒细胞脱颗粒为特征的疾病。嗜酸粒细胞的粘附、游走、活化、脱颗粒等过程是嗜酸性皮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EOS 起源于骨髓 CD34+造血祖细胞,并进入外周血循环;存在于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及胃肠道。只有炎症过程中皮肤等其他组织才可出现 EOS,与过敏反应或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有关。

根据 Leiftrman 分类,嗜酸性皮病可分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和嗜酸粒细胞颗粒蛋白沉积的皮肤病。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包括 EOS 在外周血/组织中增多,及 EOS 仅在组织中增多;嗜酸粒细胞颗粒蛋白沉积的皮肤病是 EOS 在外周血及组织中并非同时平行增多,但有嗜酸粒细胞颗粒蛋白沉积。

Rencic 和 Beck 将嗜酸性皮病分为寄生虫感染、特应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朱学骏教授主译的 Bolognia 皮肤病学(第二版)中有非常详细的组织学上以 EOS 浸润和/或 EOS 蛋白颗粒沉积为特征的嗜酸性皮病的分类,主要将其分为血管炎类和非血管炎类。

血管炎类嗜酸性皮病主要有常见的荨麻疹性血管炎及 Churg-Strauss 综合征等。非血管炎类嗜酸性皮病主要有节肢动物叮咬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嗜酸细胞性毛囊炎(HIV+、HIV- Ofuji 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药疹、Well 综合征等。以下介绍其中的几种重要嗜酸性皮病类型。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男性青年。临床上可将其分为经典型(Ofuji 病)、HIV 相关型及婴儿型三种类型。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面部及胸背部,四肢近端也可发生;红斑上无菌性毛囊性丘疹及脓疱,离心性扩展呈环状或匐形性。

瘙痒等症状常见于 HIV 相关型,偶见于 Ofuji 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病程较慢,会反复发作并成批出现,常会持续 7~10 天。在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嗜酸粒细胞增多与 IgE 升高。

部分患者会伴有非霍奇金、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

嗜酸性脓疱毛囊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毛囊漏斗部上皮嗜酸性海绵水肿、嗜酸性脓疱及毛囊周围嗜酸粒细胞为主浸润。患处毛囊结构一般存在,不被破坏。出现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嗜酸性脓疱毛囊炎的临床治疗以口服吲哚美辛为一线治疗;UVB 光疗、口服米诺环素及糖皮质激素等为二线治疗。

瘙痒严重的患者可服用抗组胺药物。艾滋病相关嗜酸性毛囊炎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CD4 计数上升,病情可得到缓解。婴儿嗜酸性脓包性毛囊炎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可缓解发疹期的瘙痒。

嗜酸性粒细胞性蜂窝织炎——wells 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性蜂窝织炎又称 Wells 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伴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容易复发的皮肤病。

Wells 综合征临床表征类似急性蜂窝织炎,患处可见境界清楚的水肿性、坚实的红色斑块,偶可出现水疱或大疱;自觉瘙痒或疼痛。

Wells 综合征好发于躯干和四肢,单发或多发;可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无效。患者可出现真皮嗜酸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以深层更明显,可深达皮下脂肪、筋膜、肌肉;也会出现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Wells 综合征可伴有真皮乳头层明显水肿及表皮下水疱形成;也可见「火焰征」,即嗜酸粒细胞颗粒蛋白附着于胶原束或围绕在胶原周围形成。Wells 综合征无血管炎改变。

Wells 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以口服糖皮质激素为一线治疗药物;米诺环素、环孢素、氨苯砜、抗组胺药等对部分患者有效;INF-α2a 对合并 HIV 感染患者有效;轻症者外用糖皮质激素有效。

嗜酸粒细胞增多伴血管淋巴样增生

嗜酸粒细胞增多伴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皮肤病,病因可能有血管组织肿瘤细胞增殖、外伤、感染、分泌等。

该病临床上好发于头皮、耳、颈部,多见于女性;伴有瘙痒或疼痛;单个或多个淡红或紫红色结节,群集或融合成斑块; 20% 的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日本学者将嗜酸粒细胞增多伴血管淋巴样增生分为三类,即:真皮型(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真皮皮下型(嗜酸粒细胞增多伴血管淋巴样增生)及皮下型(木村病)。

嗜酸粒细胞增多伴血管淋巴样增生的组织病理上病变位于真皮及皮下。患者会出现血管病变(如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肿胀,似组织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核突向管腔)与混合炎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显著的嗜酸粒细胞,有时嗜酸粒细胞很少或缺如)。

木村病在组织学上是淋巴滤泡多见,有些情况下嗜酸粒细胞可以很少,但是血管病变较明显。

嗜酸粒细胞增多伴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治疗较棘手,手术切除、激光、冷冻及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为一线治疗方法。外用咪喹莫特、他克莫司、口服异维 A 酸为二线治疗方法。局部注射抗干扰素-α2b、抗 IL-5 抗体有效。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Churg-Strauss 综合征

Churg-Strauss 综合征也叫肉芽肿血管炎,临床表征有:患者头皮、四肢有可触及的紫癜及疼痛性丘疹、结节;伴有哮喘、可持续数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外周神经病变、肾小球肾炎、心脏受累。

Churg-Strauss 综合征组织病理学上主要是内脏和皮肤的组织内有弥漫性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有上皮样细胞、巨细胞及浆细胞等。患者血管外可见肉芽肿形成;也会出现小动脉或小静脉坏死性血管炎。

Churg-Strauss 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ANCA 阳性,多为 p-ANCA,少数 c-ANCA,但 ANCA 阴性不能排除本病;外周血 IgE 升高。

Churg-Strauss 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主要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合并内脏损害或者激素治疗抵抗或者顽固的,可以加细胞毒药物,如对伴有血管炎的疾病治疗效果很好的环聚酰胺。此外,α干扰素、白介素 5 和奥玛斯单抗的治疗也有效;部分患者也可以用 IgE 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

HES 在 1968 年由 Hardy 和 Ankerson 首先提出,是一种以血液及骨髓中 EOS 持续增多、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病因不明的一组疾病。HES 是一类与嗜酸性粒细胞相关并有共同临床的特征谱性疾病;50% 以上患者具有临床皮肤表现。

2010 年,Hans-Uwe Simon 等提出了新的 HES 诊断标准:(1)六个月内至少两次外周血 EOS 计数 >1.5X10^9/L 或组织中有显著 EOS 浸润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及外周血 EOS 增多。(2)除外继发性 EOS 增多因素:例如寄生虫或病毒感染、过敏性疾病、药物或化学成分诱导、肾上腺功能减退及肿瘤等。

基于 F1L1RA/PDGFRA 基因将 HES 分为骨髓增殖型(M 型)和淋巴细胞型(L 型),M 型表达 F1L1RA/PDGFRA 基因,L 型不表达该基因。

HES 在临床上皮肤受累率为 56%,表现为红斑、丘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斑块、结节、溃疡等,甚至出现红皮样外观。黏膜溃疡发生在口咽或肛门外生殖器部位,常见于 M-HES 患者。

45~60% 的 HES 患者出现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受累;心脏损害常见,发生率高达 58%,为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神经损害发生率为 56%;肺脏损害发生率为 49%,可有 EOS 肺脏浸润、渗出、活化及发生肺纤维化等。

HES 的临床治疗以 L 型的糖皮质激素为一线药物,治疗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 1 mg;此外,白介素-5 单抗也可用于此疾病的治疗。如果是骨髓型的 HES 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线药物,其治疗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达到疾病的缓解。

总结

多种皮肤病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需要结合临床病理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常见的病因包括节肢动物叮咬、药物反应、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及大疱性类天疱疮。嗜酸性皮病临床表现多样,即可只累及皮肤,也可出现系统受累,部分伴血管炎。大部分疾病的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好。

编辑: zhangyu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