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 2018|晋红中教授:非感染性肉芽肿的临床诊疗线索

作者:   2018-07-04
字体大小:

1.jpg

聚焦 CSD 2018,了解更多皮肤年会动态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暨东亚皮肤科学术会议(CSD 2018)于 2018 年 6 月 21~24 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学术引领,继往开来」。

与会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晋红中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讲述了非感染性肉芽肿与感染性肉芽肿的临床区别,非感染性肉芽肿的诊疗现状与未来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与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前景。

ccvideo

晋红中教授接受丁香园专访

感染性肉芽肿和非感染性肉芽肿的分类与临床病理区别

肉芽肿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从组织病理学上可以分为三大类:感染性肉芽肿、非感染性肉芽肿、以及比较少见的肿瘤性肉芽肿。感染性肉芽肿是指由生物病原体,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肉芽肿,能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结节。非感染性肉芽肿主要是指一类目前认为跟病原体关系不明确、相关性不大的一类肉芽肿。非感染性肉芽肿在组织病理学上可分为三大类:栅栏状肉芽肿、结节病样肉芽肿、弥漫性肉芽肿。栅栏状肉芽肿是指在真皮或皮下组织中局部胶原纤维变性,其周围淋巴、组织细胞可排列成栅栏样的损害。结节病样肉芽肿主要是指以上皮样细胞团块为主的疾病,周围炎症细胞比较少。弥漫性肉芽肿是指细胞散在分布于胶原纤维之间,边界不清晰,但这类肉芽肿通常会有多个巨细胞。

感染性肉芽肿与非感染性肉芽肿在临床上的区别表现为:感染性肉芽肿多表现为有渗出、疼痛、破溃等症状;非感染性肉芽肿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结节、斑块,有时候也会破溃,但通常症状不明显。二者在病理上的区别表现为:感染性肉芽肿通过特殊染色或者特殊的 PCR 基因检测方法,可以发现相关的病原体,如真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感染性肉芽肿与血液的改变有关系,比如梅毒等,也可以出现肉芽肿的改变。

肉芽肿虽在临床上分为非感染性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但二者的界限并非完全清晰。在临床上只有最终找到了感染的病原体,才可能确定为是感染性肉芽肿。若非感染性肉芽肿经过技术的发展而找到了感染性病原体,也可将之归入感染性肉芽肿。

非感染性肉芽肿的诊疗现状及未来发展

非感染性肉芽肿在组织病理学上大体分为三大类,其中栅栏状肉芽肿有环状肉芽肿、类风湿的结节、环状弹性纤维溶解性肉芽肿等;弥漫性肉芽肿包含有黄色瘤等;以及结节病时发生的结节病样肉芽肿。不同类型的非感染性肉芽肿发病原因不同,其诊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肉芽肿的临床治疗首先要区分疾病是局限性的还是全身性的,对于局限性的肉芽肿可采用较温和的治疗方法,针对系统性的肉芽肿则需要采用更多的方法。如结节病样肉芽肿,多数患者是局部症状而不累及系统,对这类疾病可以用激素类药物,也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或者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伴有系统性症状的结节病肉芽肿,如果症状非常明显可采用系统的激素治疗;如果症状不明显,则可采用比较温和的治疗方法。对肉芽肿的治疗,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如黄色瘤这类疾病的治疗更多的需要考虑血脂的影响,如果血脂有改变,需要进行血脂调整;如果血脂没有明确改变,则主要根据皮损的部位,或泛发、或局限采取相应的方法,如物理学方法、激光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

目前对于非感染性肉芽肿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冷冻、激光、或系统的药物治疗之外,目前一些新的制剂药物也开始应用于临床,如 TNF-α的抑制剂在部分结节病肉芽肿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随着生物技术的治疗,更多方法会应用于肉芽肿的治疗中。

皮肤影像人工智能协作组成立,推动人工智能在皮肤科的发展

晋教授指出,其目前比较关注的研究方向有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如银屑病的寻常型银屑病、脓疱银屑病、红皮病等。诊疗方法的规范及改进,如银屑病重症或疑难病例的治疗,天疱疮/皮肌炎的诊疗等。关注激光/美容等技术、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同时对于今年兴起的人工智能与皮肤科领域的结合也非常感兴趣。

皮肤科从最初的通过临床医生的肉眼检查,逐渐引入了很多新的技术,如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病原体的检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皮肤影像技术,人工智能也逐渐进入临床医生的视野。这些新的方法更多的是辅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人工智能目前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较多的是与影像的结合,日前国内成立了皮肤影像人工智能的协作组,未来将为临床医生与研究者搭建更好的平台,推动这个方向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不管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发展,依然离不开医生的参与。人的机体在不断变化,而现在的技术是基于目前临床的大数据,即基于患者的数据和医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只有通过人不断的努力,不断有新的发现,未来的技术才会走的更远。

对于皮肤科医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素养。首先应熟练掌握基础的临床知识,第二,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第三,紧紧地抓住时代的脉搏,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治疗方法来丰富自己,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小结

非感染性肉芽肿与感染性肉芽肿在临床上有区别,但二者分类界限并非完全清晰。目前对于非感染性肉芽肿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肉芽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征及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法。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依然离不开医生的参与。临床医生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利用新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编辑: 张宇萱    来源:丁香园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