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揭晓

2018-10-23 16:53 来源:丁香园

吴阶平基金会会议照片2.jpeg

2018 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人名单正式揭晓,陈香美院士、赵继宗院士获得吴阶平医学奖,孔令义教授等六位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2018 年 9 月 18 日,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在北京召开,评委对 2018 年吴阶平医学奖获奖候选人的推荐材料进行了认真审阅和广泛讨论,经评委无记名投票,将 2018 年度吴阶平医学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肾脏病专家陈香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终审会议还对 8 月 10 日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专家评审会选出的获奖人进行了确认。孔令义、王拥军、王琳 (女)、毛颖、李太生、朱立国等六位教授获得 2018 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吴阶平是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吴阶平医学奖是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下,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高级别奖项,吴阶平医学奖是授予促进中国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年龄在 59 周岁以下,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性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 

第十三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8 年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定于 11 月 17 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同期还将举办「医药创新与城市发展国际论坛」。届时将邀请两院院士,国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和经济学家莅临大会,广集众智、共谋发展。

2018 年吴阶平医学奖获奖人

陈香美,肾脏病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jpg

陈香美教授是我国肾脏病学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是国内肾脏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领军人物。陈香美教授以解决国际难题为目标,揭示 IgA 肾病进展新机制,优化与规范诊疗方案,显著提升我国 IgA 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水平。

建立国际上首个、最大规模的 IgA 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生物信息资源库,创建 IgA 肾病辩证精准评价体系;首次提出并验证「凝血纤溶异常活化导致免疫炎症促进肾脏硬化」的创新性学术观点,发现了新的治疗靶点,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因 IgA 肾病导致的尿毒症下降 10.5%,疗效提高 20%,极大延缓了重症 IgA 肾病发展成尿毒症的进程,明显优于国际上通用的治疗方案。

聚焦我国人口老龄化,系统提出老年肾脏病、老年肾衰竭和老年多器官衰竭的防治新方法,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切实可行的措施。瞄准平时和战时国家重大需求,率先开展成体干细胞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建立灾害相关性肾损害的综合救治措施。带领解放军总医院器官损伤与修复综合救治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

首次获得中国血液净化患者大数据,研发和评价国产肾脏替代治疗产品,建立质控和规范化培训新体系,推动我国尿毒症患者救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151 篇,其中发表 SCI 论文 273 篇。主编专著 16 部,主持撰写指南和专家共识 12 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6)、二等奖 4 项(2010、2006、2004、2001)及其他省部级一等奖 8 项,荣立个人一等功 1 次。

赵继宗,神经外科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1.jpg

赵继宗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在脑血管外科学、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和脑认知转化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

主持了国家 9-5 至 11-5 脑血管病外科治疗攻关(支撑)课题,攻克巨大动静脉畸形(AVM)和复杂动脉瘤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累计完成 2925 例动脉瘤和 2552 例动静脉畸形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1.3% 和 0.5%,在国内推广规范化的脑出血外科技术,使我国脑血管外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把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结构保护向脑功能保护发展,推动中国神经外科治疗达到国际水准。作为学科带头人推动我国神经外科发展,带领中国神经外科走上国际舞台。

借助世界神经外科联盟执委身份,在中国科协和中华医学会领导下多次奔走与 WFNS 主席 Brochi 等执委会谈,2005 年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恢复了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会员资格,同年组织近 200 名医师参加 WFNS 大会,中国神经外科的百余篇论文引起了国际同仁极大关注,扩大我国神经外科国际影响,引领我国神经外科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发表论文 443 篇,SCI 收录 143 篇。主编出版《颅脑肿瘤外科学》、《血管神经外科学》和《微创神经外科学》等专著 13 部,主持制定了我国《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2009、2005),北京市科技进步和中华医学会科学进步一等奖各 1 项(2004、2007)。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人

孔令义,54 岁,中药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专家,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

1.jpg

孔令义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结构修饰、生物转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孔令义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将现代分离新技术应用到中药活性成分分离中,系统开展了高速逆流色谱在制备分离各类中药活性成分中的适用性研究,创造性地将制备型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测定技术连接,创建了制备色谱和波谱技术自动连接的制备分离和结构识别一体化的天然化学成分定向分离系列新技术,实现了中药活性成分的精准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可获得性。

近十余年间,他的研究团队为全国相关单位提供了 80 余种中药化学对照品,将对照品应用到《中国药典》的质量控制研究中,起草了白花前胡、紫花前胡、淫羊藿、广金钱草、小蓟、瞿麦等 12 个中药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并在《中国药典》2010 年版和 2015 年版颁布实施。

孔令义教授团队构建的天然化合物样品库在中国药科大的新药创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样品库中筛选发现的抗肿瘤天然产物去氧鬼臼毒素已由学校有关团队合作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并获得 SFDA 的化学药 1.1 类新药Ⅰ-Ⅲ期临床批件,现已开始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 SCI 论文 489 篇,以第一发明人申报并获批发明专利 14 项,包括美国专利和欧洲专利各 1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2015)、教育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 1 项(2013、2009)。

王拥军,56 岁,神经病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1.jpg

王拥军长期工作在脑血管病学术科研一线,提出脑血管病防控的关键是「高危非致残性」人群,构建了高危风险预警新模型,解决了高危患者难以识别的临床难题。创建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高危预警模型,创新循证及精准治疗方案,改写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

从临床、影像和分子水平对非致残性脑血管病进行评估,将 14 种生物标记物、10 种影像标记物和 12 项量表模型在大样本队列中反复验证,发现 sCD40L、Lp-PLA2 等标志物,颅内动脉狭窄、梗死病灶多发等影像因子,ABCD2 等系列量表能显著预测高危复发风险,揭示了脑血管病高危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活跃、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众多等本质特征,构建了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多维度高危风险预警新模型,提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定义,提出基于发病机制的脑血管病分型与分层治疗方法,创建我国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治技术体系,显著提高我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水平。

完成 48 万余例全国人群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符合国人特点、基于发病机制的「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项目牵头人,创建了我国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治技术体系,制定了 6 部脑血管病国家指南及 1 部行业标准。是目前唯一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脑血管病原创论著的大陆学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2016)、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4)。

王琳,36 岁,再生医学、肿瘤免疫、医学检验学专家,教育部「***」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jpg

王琳教授是美国布朗大学博士,教育部「***」特聘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再生医学中心主任,检验系主任、检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曾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再生医学专家哈佛大学 Mooney 教授和国际组织工程学会副主席、布朗大学 Vandenburgh 教授;曾任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2011 年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回国,回国后创建了华中地区第一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王琳教授带领团队在丝胶生物材料研发及其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科研进展,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性能优越、可用于组织修复再生的丝胶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并研发了相关修复策略,对修复各类严重创伤、心脑血管疾病等意义重大,开创了丝胶在再生医学中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并具良好的转化前景,使我国在丝胶组织工程产品研发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

已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高质量 SCI 论文 51 篇,被引八百余次;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 40 篇,被引六百余次。其中 6  篇被选为封面文章。已申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 17  项,其中获批授权 PCT 国际发明专利 1 项,日本发明专利 1 项,中国发明专利 3 项,另有 12 项发明专利在公示中。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近年来在蚕丝医学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研究」。2017 年 4 月 26 日,CCTV-1 新闻联播对其科研团队的创新工作进行了【家国栋梁】系列专题报道。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

毛颖,51 岁,神经外科学专家,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1.jpg

毛颖教授在周良辅院士的指导下,坚持开展了为期十余年的脑动脉瘤临床研究。首次采用个体化脑血管重建术式治疗难治性动脉瘤,发现术后血流灌注分布不均是造成疗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提出两项针对性的诊疗策略,即「诊断分型」和「术式创新」,使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率下降至 4%,优于国外同期报道的 10-16%。创建烟雾病脑血管搭桥手术新模式,变「单根颈外动脉搭桥」为「多套颅外血管复合搭桥」,首创「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新术式」(EDMS),经过 6 年的前瞻性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疗效明确;搭建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量表、血管结构及灌注、脑电、功能影像、计算机模拟等多模态评估体系,引入个体化血管重建新策略,远期有效通畅率 93%,再出血率 1.9%,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神经及认知功能。

毛颖教授通过解剖特征提取、电生理监护、功能磁共振定位、术中磁共振多影像融合导航等技术创新,采用「双锁孔入路」治疗岩斜区肿瘤,疗效优于国外同期报道;提出多个脑干手术安全区,避开重要神经核团,突入脑干手术禁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由 50% 提高至 93.5%;制定大脑术前与术中功能区定位及手术安全操作流程,术后病残率由 32.8% 降至 15.3%。先后发表国内外论文 200 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2017)。教育部、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 1 项(2015)。

李太生,55 岁,感染性疾病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1.jpg

李太生教授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特别是在艾滋病及 SARS 的临床诊疗及免疫学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转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免疫重建」理论,与我国抗艾实践相结合,研究出效优、价廉、低毒的抗病毒治疗「中国方案」。继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艾滋病免疫重建理论后,于 2004 首次证实国产抗病毒药物对国人的抗病毒及免疫重建效果,发现最大程度控制艾滋病毒复制是免疫重建的决定因素,为「中国方案」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针对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

建不佳者,首次指出胸腺功能衰竭是其关键原因,丰富和完善免疫重建理论。在此基础上,2006 年率先优选出以国产药为主的 2 个抗病毒药组合:方案 A(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和方案 B(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费用仅为进口药的六分之一,确保抗病毒治疗在我国艾滋病高发区迅速推广。

主持制定我国首部《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面向全国发布的诊疗规范;并举办数百次全国会议和学习班,培养了上万人的治疗队伍,整体上提高了我国艾滋病的诊治水平;为我国艾滋病病死率由 2008 年的 5.8/百人年降至 2014 年的 3.1/百人年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 283 篇(其中 SCI 论文 99 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5)。

朱立国,57 岁,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望京医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jpg

朱立国教授擅长应用中西医疗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秉承「做该做的手术,不做想做的手术」原则,在行业内主张骨伤科中西医结合主要是方法的结合,同时掌握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的诊断、治疗方法,成为「中国式的骨科医生」,致力于中医骨伤科临床与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注重传统疗法的规范研究及推广应用,推动行业进步。

临床上通过微创手术、脊柱内固定、间盘置换等手术治疗近万例患者,同时注重传统方法的应用。建立了旋提手法及其操作规范,增加可重复性和安全性。主持中医骨伤科第一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首次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验证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医患配合」的理念指导下,建立了疗效高、复发率低,集治疗、康复一体化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综合干预方案。制定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操作规范,明确其疗效、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并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

研制了具有临床操作实感的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避免了在人体上手法培训所导致的风险、低效和差异等问题,开创了手法传承新模式,为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53 篇(其中 SCI 论文 11 篇,EI 论文 4 篇),撰写学术专著 16 部,获得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2017、2009)。

编辑: dxy_u9isga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