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落幕|2019 消化内镜、微创外科及智能手术机器人产业 CEO 论坛精彩回顾

2019-05-30 17:07 来源:丁香园

5 月 28 日,由 CHC 医疗咨询举办的「2019 消化内镜、微创外科及智能手术机器人产业 CEO 论坛」在上海拉开帷幕。会议以「多视角看微创时代变革」为主题,聚焦消化内镜、微创器械及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及行业增长点进行探讨,近 200 名来自临床,科研、产业及投资界的专业人士,共赴着这场行业盛宴。

图1.jpg

大咖论道申城,聚焦内镜微创 

开幕 致辞

郑民华 教授,大会主席

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组长,亚洲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医师学会前主席(ELSA),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郑民华 开幕致辞.jpg

「创新是我们的主流,希望在这个聚集着临床医生、投资方、企业共同参与的交流会议中,医疗器械领域能更多的聚焦于创新产品。利用创新思维和彼此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开发出适用于临床治疗的各项设备器械注入全新的开创理念。」

刘道志 博士,大会主席

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刘道志 大会主席.jpg

「在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和消化内镜相关领域做医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和产品投资,创新是最难的,但很高兴大家都持续对这行保持着关注和热情,希望通过这个论坛,从真正意义上能够形成临床-产业-投资闭环的紧密链条,而每个人都能在链条中充分受益。」

而在之后的大会报告中,刘道志博士也针对当下行业中最热门的话题——科创板对于医疗器械投资的影响进行了一阵见血的独到分析,他认为,科创板的推出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是非常好的政策,能够促使投资人投资更多的细分领域。

临床视角看微创时代变革

郑民华,教授

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

郑民华2.jpg

作为国内微创外科理念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中国微创外科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并从宏观的角度讲解微创外科的发展展望——从 1.0 腔镜时代到现在基于机器人、VR、5 G 的精准外科时代,微创外科的技术在不断进步。郑民华教授总结说,对于微创技术而言,最重要的市场是「病人或者疾病诊治的需求」。

陆清声,教授

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教授

陆清声 大会报告.jpg

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陆清声教授从 1994 年经过 FDA 批准上市的第一代机器人伊索机器人,到达芬奇机器人的迭代,再到消化内镜机器人、气管镜、辅助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辅助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等阐述了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腔内手术为什么需要机器人? 陆教授认为,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是是否临床需要,因而医疗机器人要达到超越人、比人更好,做到四化和一全面,精细化、程序化、智能化、远程化和全面生产,才能形成重要的市场。

王  东,教授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

王东.jpg

来自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王东教授提到了代表消化内镜高水平的几大技术——ESD 技术、ERCP 技术、超声内镜技术等。王东教授认为,热门的 AI 在消化内镜上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内镜的质量控制,让每个做内镜的医生水平一致。二是诊断意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消化内镜器械和技术进步的特点,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结构来解决复杂的问题。NOTES 的优势其实就是建立手术通路,腹壁无疤痕,无疼痛,其核心就是微创和高效。新 NOTES 是包含了现在所有的内镜手术,包括腹腔镜,核心是建立最短的手术通路。因此技术的进步、器械的进步促进了我们学科的融合。现在我们内镜和外科,尤其是普外科的界限也是越来越模糊,但是这代表了技术的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病人,创伤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手术更加安全。」

风云对话,亮点纷呈

高科技引领下消化内镜及微创产业的投资机遇

圆桌论坛 1.jpg

(从左向右依次:山蓝资本执行董事 颜朔喆,瑞奇外科董事长 方云才,高特佳投资集团投资研究部执行合伙人 张 鹏,美国威尔逊·桑西尼·古奇·罗沙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祝 捷)

四位来自于产业及投资界的嘉宾,共同探讨了消化内镜及微创产业的投资策略和机遇。

瑞奇外科董事长方云才,总结了近年微创外科器械的行业发展,认为投资赛道应该聚焦于「标准手术自动化,复杂手术简单化」的方式。

高特佳投资集团投资研究部执行合伙人张鹏,指出,目前微创外科内镜领域的投资机会有消化内镜和智能手术机器人。

威尔逊律师事务所驻上海律师祝捷,分享了医疗器械投资并购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山蓝资本执行董事颜朔喆总结,资本市场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流动渠道,未来的新技术和资本投资会助力产业前进,现在从人才到教育、政策的方向,都在促使行业往良性的生态环境发展。

消化内镜论坛:从引进到引领,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从左向右依次:启明创投执行董事 张 奥,教育部微创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宋成利,安翰医疗联合创始人 肖国华,乐奥医疗董事长兼 CEO 张忠民,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周 瑔)

启明创投执行董事张奥作为主持嘉宾从消化内镜领域的创新发展、临床需求和产业结合,伴随消化内镜技术在中国由引进者、追赶者到引领者,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新理念层出不穷,诊断盲区与诊断的难点逐渐被新技术所突破与嘉宾畅谈对于产业并存的挑战与机会。

教育部微创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宋成利教授提到,我国医生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历经多种案例,会有很多的创新机会。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应该有机会在某些领域做到全球的引领。 

乐奥医疗董事长兼 CEO 张忠民指出,现在大家对于微创治疗要求越来越高,内镜就变成特别好的工具。所以未来的几年应该是内镜突然爆发性增长的阶段。在中国,内镜手术方面医生已经做到领先,内镜大手术做了很多创新型的术式,这给我们带来了机会,只要有创新的术式,内镜耗材将会是以后的突破点。

安翰医疗联合创始人肖国华认为,除此之外,一些细分领域将会有突破点,未来的发展如果偏光、电或者是光机电结合的,中国的公司将会有非常大的优势以及机会。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瑔,从投资的角度阐述了对治疗类的器械领域全球创新产品及投资看法,在最终的市场体量中,最容易的是药,其次是体外诊断产品,最难的是偏治疗类的器械。在这个领域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原创还是 AI,都需要独立的商业模式。

微创外科论坛:知难行易,精准微创 MIX4.0 时代

圆桌论坛 3.jpg

(从左向右依次:同创伟业合伙人 汪 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项建斌,珠海康弘总经理 胡善云,威克医疗常务副总 吴 昊,澳华内镜副总经理兼战略总监 包寒晶,华山汇金资本合伙人 尹宏屹)

微创外科圆桌论坛聚焦微创外科产业,各位嘉宾回顾其发展历程,微创外科从九十年代初理论和技术不成熟,微创手术更是备受争议,逐步到微创手术不断创新,技术不断突破,再到今天互联网 AI 的兴起,离不开临床、科研、产业和资本协同发展的过程,讨论中提到根据临床的需求,把很多的临床产品进一步推进到临床应用中,满足临床的需要,也日益推进微创临床化的工作。

同创伟业合伙人汪洋,作为本场讨论的主持嘉宾,以微创外科手术的优势及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如何跟国外大公司产品竞争两大话题与产业界、学术界嘉宾展开交流。

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项建斌指出,根据现阶段临床的需求,微创化肯定是以后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另外针对国产和进口产品的选择,两者各有其优势,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珠海康弘总经理胡善云认为,对患者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微创,这个方向到现在没有变。我国未来的创新,可能医工结合,临床和工程人员的紧密结合,把这些设备设计的原理,设计的思想掌握住,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而对于医者来说,能看到的东西则是非常关键的。内镜技术在将来一定会加上机器人技术,通过智能化手术室、机器人辅助、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技术标配,以获得更好的更加精准的治疗。

威克医疗常务副总吴昊,看到了微创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另外对于女性医者来说,因为微创技术,承担一些大外科的工作也不在话下了。而对于庞大的中国市场来说,我们专攻一个细分领域,甚至可以直接引领潮流,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

澳华内镜副总经理兼战略总监包寒晶,分享了自己对于光机电结合的看法。对于产业环境还不太成熟的我们来说,可以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把外企的供应链技术掌握过来,以此去缩短和进口企业的差距。

华山汇金资本合伙人尹宏屹认为,中国市场之广,完全可以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去推动。通过国际化供应链采购的方式,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基于 5 G 的远程会诊来说,这也是一个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善于利用自己的软实力通过企业推动出去,拿自己强的东西和别人弱的东西去做比较才是很多资本和企业需要思考的方向。

智能手术机器人论坛:从微创到精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前景

圆桌论坛4.jpg

(从左向右依次:奥朋医疗 CEO 刘奕琨,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孙立宁 ,复星医药副总裁兼精准医疗产业部总经理   汪 曜,朗合医疗创始人、CEO   马家骏,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 刘 缨)

来自于科研、产业和投资领域的嘉宾共同探讨智能手术机器人如何以精准微创和智能的特征引领着微创外科发展,及机器人未来的技术应用前景。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内的新兴领域,正走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技术在手术及治疗领域,会以颠覆的新技术,切实帮助到医生和患者。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从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以三个导向来提出观点:一、从中国导向看,医疗器械高性能,而高性能的内涵大量是医疗器械人;二、从政府导向看,科技部的重大研发计划里面,机器人专项,在规划中大量的是医疗机器人;三、从需求导向看,我国进入到老年化,国家大力注重人民生活质量 ,医院和医生对于使用医用机器人需求增强。

复星医药副总裁兼精准医疗产业部总经理汪曜,提到了放疗和机器人结合、介入与机器人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结合等等的大量用途。从产业界来讲,临床上的认可,是现在推广机器人技术,跟很多年前相比,比较便捷的一个优势。

朗合医疗创始人马家骏在讨论中也肯定了机器人的发展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发展又是否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刘缨提到,从几年前工业机器人到医疗机器人,我们一直在不停的观察。不仅局限于国内,国外也是我们的关注点。手术机器人真的是解决了医生很多问题,我们为什么聚焦于这个项目,从最高的技术难度一步步往低走,也是对于我们作为投资方来讲,有非常现实的可用性选择。

奥朋医疗 CEO 刘奕琨,总结到中国的医疗机器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也能够走出来,未来像中国的高铁或者两弹一星这样的名片行业,那就是中国未来的医疗机器人。

至此,中国医疗行业将从规模化发展过渡到价值化的发展,微创外科产业不断发现和引领着新的创新机会,在一片欢呼声中,2019 消化内镜、微创外科及智能手术机器人产业 CEO 论坛圆满落幕。对于中国医疗产业投融资的前景未来可期,CHC 医疗咨询聚焦于医疗健康产业,打造医疗健康行业最具影响力最有价值平台。

现场实况

现场实况.jpg

图片来源:CHC 医疗咨询

编辑: z翟某某